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其他 > 明末1625 >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无官之处我即是官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六十一章 无官之处我即是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看着镇民们畏已如虎的样子,郑晓路心里大痛,妈的,老子一定要让他们挺直腰杆,过上好日子!这里是巍巍中华,无官之处,我即是官,无人管之处,我就来管,路见不平人人踩,要我中华儿女,都过得幸福美满!

    郑晓路大手一挥,大声道:“发……”那个钱字还没出口,旁边的皂莺一把拽住了他,低声道:“发不得!”

    “为啥发不得?我在陕西时不也是见人就发钱吗?效果挺好!”郑晓路奇道。

    “唉,你在陕西时,冒充着白水王二,陕西人当你是他们心中的英雄,你发钱,大家当然就敢收,而且很乐意收。但是,你在这个盐井镇,就是个外来人,跑来这地方,亮出三千部众,然后发钱……谁敢收?”皂莺叹道:“反而会吓跑他们,害他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担心你趁着夜晚把他们全杀了。说不定你一发钱,这个小镇子的人就要跑掉一半……全躲在山上几个月不敢下来。”

    “啊?”郑晓路大奇,居然还有这种事,看来百姓们被欺压得久了,就会不相信当权者,这种事……哎呀,算了,还是交给皂莺来搞吧。

    皂莺叫过一个士兵,吩咐了几句,那士兵走到焦家堡大门口,大声道:“镇民们听好了,新来的老爷仁慈,今天看你们态度好,就不收你们的拜礼了,今天来了的人,老爷都记住了,不会难为你们,放心回去吧,过几天,镇长老爷还有事情要交给你们做,你们打起精神好好等着……”

    那些镇民听了这话,心中稍安,既然把我们都记住了,那就算是拜见成功,手上这点财物实在是家里仅有的一点东西,能不交上去当然最好,镇民们收起自己的礼物,磕了几个头,纷纷散去,至于后面说的“镇长还有事情找你们做”,这个事情他们根本没放在心上,反正官府管客这里时常常会抓人丁去使役,焦鹏在这里管时,要谁办事谁就得去办事,新来的镇长老爷要是不找他们办事,那才真是怪事!

    郑晓路见皂莺一点好处也没给镇民们,就叫他们散了,心中奇怪,忍不住道:“这样就行了?你不是最看不得穷人吃苦吗,怎么反而这样对穷人?”

    皂莺叹道:“人心复杂,你哪懂。现在这种时候发钱示恩也是没用的,回头要他们办事时,付给他们工钱,这样就可以维持住我们的信义形象,慢慢的他们就会对我们改观了。”

    “哦,你说的倒也有理,回头我要他们来挖矿,只要付出合理的工钱,一样可以改善他们的收入,并且提高我们的形象。”郑晓路恍然大悟:“好,这事情先从制盐工身上做起,从焦家那里抢来的制盐工其实都是穷人,以前一直被焦鹏压榨着,先给他们制盐的工钱,从他们身上,把我们的信义传达出去。”

    郑晓路看着焦家堡,心里暗暗想:“这个地方其实很不错,山高皇帝远,拳头大的就说话,其实很适合自己用来发展,比起红崖子山来还要隐蔽和安全,以这个焦家堡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第二片基地,实在是非常便利。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口基数太小,就像当年自己在郑家村发过的感慨一样,人口基数小了会制约发展,这也是历史上南方少数民族造反,绝少有成功的原因。不过自己不一样,自己有成都和整个四川提供金钱来源,将部队躲在山区里发展成为了可能,一定要把这里发展好。”

    郑晓路叫人将焦家堡被自己炸烂的大门重新装好,又将堡门口的“焦家堡”牌匾取了下来,换成了“盐井卫——盐井镇——镇长办公室”的牌子。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叫谭宏带着两千阎王军坐镇着“镇长办公室”,自己则带着一众心腹,带了一千阎王军,向南出发,寻找攀枝花铁矿。

    按焦鹏的说法,南边的摩梭族人很可能知道铁矿的所在地,郑晓路在镇子里找了几个摩梭人,让他们带路,出了盐井镇之后向南走了几十里山路,这里的山路非常困难,道路狭窄,四处怪石乱林,如果不是有摩梭人领路,转上两圈就要转晕。

    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摩梭族的小村子,这村子修建在一个小山窝里,稀稀拉拉三四十户人家,总人口顶多一百多人。引路的摩梭人钻进村子,不一会儿,全村老幼都集合在一起,恭敬地等着迎接新的镇长老爷。

    郑晓路见他们样子虽然看起来恭敬,其实眼睛里透出深刻地恨意,显然摩梭人与“镇长老爷”这种生物,是非常不搭调的。这事情短时间可别想解决,以后慢慢来吧。

    村子的村长慢吞吞地走了出来,郑晓路一看,咦?村长居然是个老婆婆……稀奇啊,咱走南闯北,还是第一次见到女村长。

    旁边的镖师见他惊奇,凑到他耳边道:“摩梭族以女为尊,所有的一切都由女人支配,连一家之主,也都是女人……”他顿了顿,笑道:“咱们汉人每一家都需要一个儿子来传承家业,但摩梭族人是必须要由女儿来继承家业,很好玩……”

    哦,这就是“母系社会制度”嘛,看来摩梭族是个很古老的民族,呃,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很古老,郑晓路又摸出铁矿石,对着那老婆婆道:“村长婆婆,我可不是来收税什么的,我是来找一块石头,您看看,这种石头,附近哪块儿有?”

    这位老婆婆村长显然也对汉人毫无好感,翻着白眼瞥都不瞥铁矿石,直接就说:“不知道,没见过……”

    我晕,你这死老太婆,你连看都不看,就说没见过,过份了吧,讨打了哦,郑晓路心里一阵烦燥。这时皂莺突然上前一步,对着那老婆婆行了个礼,道:“这位婆婆,焦鹏已经被我们打倒了,以后我们只在镇子里活动,绝不来这山村里叨扰你们,只是我们急于找到这种石头,若是找不到,说不定要把这附近所有的山头都派人找一遍,还有可能放火烧山,你要是知道这石头在哪里,给我们指一下,我们立即就走……你也省了许多麻烦。”

    哇,皂莺你真不厚道,对着个老婆婆也软硬兼施,你这话说得好听,其实深一点的意思就是,你丫要是不说,老子天天在你村子里转悠,还放火烧山……这不是在吓人家玩么?

    果然,这话一说,那老太婆就不那么淡定了,她抬起一双老眼,仔细地看起郑晓路手上拿的石头来,看了一会儿,她才冷冷地道:“这石头翻两个山头就有,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我叫人带你们去找,希望你们汉人不要老是来我们摩梭人的村子里闹。”

    哈哈!这么容易?郑晓路大喜,赶紧道:“当然,找到了这种石头,我们绝不来你这里吵你。”鬼才稀罕你这穷山僻壤的小山村,找到铁矿石,爷拍拍屁股就走,这辈子也不来见你一眼。

    老婆婆叫过来一个年轻的男性摩梭人,吩咐道:“你带他们去地龙山。”

    郑晓路定睛一看,咦,这个摩梭人居然是自己在盐井镇里见过,叫自己快跑的那个,这人那时以为郑晓路只是个过路客商,还拼命劝他跑,对他不错,此时见他成了新的镇长老爷,神情却冷淡了下来,一言不发地领在前面,向西南走去。

    “地龙山,这名字很酷嘛。”郑晓路没话找话地道:“地龙山有这种石头?”

    那摩梭人没好气地道:“以前那里不叫地龙山,叫做绿峰山,好多年前那里地龙翻身,震塌了半边绿峰山,我们就给那里改名叫地龙山了……”

    “地龙翻身?什么名堂?”郑晓路汗道:“听起来很威风!”他话一出口,突然醒悟过来,地龙翻身就是古人口中的地震,古人并不懂得地震的原理,很恐惧这种未知的力量,因此将之称为地龙翻身,以为是地底下有一条巨龙在捣鬼。

    哇,既然那里发生过地震,震塌半边山,的确很有可能发现铁矿石,实际上后世的攀枝花铁矿,就是因为地震造成了金沙江断流,国家派出地质学家考查,才偶然发现的。郑晓路心中大喜,从怀里摸出一大锭金子,放在那摩梭人的手上,道:“兄弟赶快带我们去地龙山,这个给你!”

    那摩梭人拿着金子左看右看,有点舍不得,但还是将金子还给郑晓路,道:“村长要我带你去地龙山,不是金子要我带你去!希望你遵守诺言,不要来欺负我们摩梭人。”

    皂莺在旁边接口道:“我答应的事情,从来没有做不到的。”

    摩梭人对郑晓路冷冰冰的,对皂莺却恭敬地行了个礼,转身继续领路。原来摩梭族是母系社会,对女性比对男性要尊重得多。

    这一下西行又是十几里路,翻过了两个小山头,这里已经完全没有人迹,满山的飞鸟走兽见了人都不太害怕,前面群山围绕中,有一座小小的绿色山峰,但这山峰只有一半是绿的,另一半却已垮塌,现出一片灰黑色的山壁,那颜色与郑晓路手上抓的铁矿石非常相近。

    郑晓路带来的铁匠只远远地看了一眼那块山壁,立即大喜,吼道:“大王,咱们运气啊,露天铁矿,露天大型铁矿啊……”

    编者按:四川历来多地震,本书写了一次地震震出铁矿,请匆太过较真,也不必完全不信,这种事在当时发生的机率非常的高。

    史书记载崇祯二年(1630)十二月初四日,成都地震,声吼如雷,连震十二次,房动屋摇,鸡鸣大吠,河涨水赤,山崩城倒,压死宿城楼营兵数名。松潘卫(今松潘)日震十二次,声如雷。小河营(即小河守御千户所)同日震,山崩,城塌一百二十丈,压死军民数人。同日重庆府、壁山、广安州、苍溪、珙县、威远等俱震。震中烈度(Io)VIII,震级(M)为六点二五级。(!)

您正在阅读《明末1625》的章节:第六十一章 无官之处我即是官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100/19652.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