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穿越 > 乌江战纪 > 第045章 郁山古城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045章 郁山古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nbsp&nbsp&nbsp&nbsp郁府下卿巴圭见众人表演完了,道:“瞫公子若行人特为大事而来,诸位不可恶言相加。”

    &nbsp&nbsp&nbsp&nbsp郁侯笑道:“久闻若行人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树树上的雀儿都能哄下来,今日小试,果然嘴皮不饶人。来人,为客人看座!”

    &nbsp&nbsp&nbsp&nbsp站了半天,这时才有人送上六棱孔眼的精美篾席。

    &nbsp&nbsp&nbsp&nbsp或许是为了显示郁水蔑匠的高操技艺,更是为了显示郁府的高人一截,那侍者慢慢悠悠在篾席上垫上软毯。春沛坦然入座。

    &nbsp&nbsp&nbsp&nbsp梦龙此时,大气不敢出,静看几人斗法,也跪坐下。郁侯手下几人,也皆坐。又有人送上果子来。

    &nbsp&nbsp&nbsp&nbsp郁侯道:“癞子头上,也有几根长头发。若行人适才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nbsp&nbsp&nbsp&nbsp春沛见机道:“虎安山大娃细崽,无一不记得当年郁侯借粮活命的大恩大德。适才几位不明郁侯善意,故意刁难,不容小人不说几句话,请郁侯恕罪!”

    &nbsp&nbsp&nbsp&nbsp他认认真真施了个礼,转而又一番措词,说得郁侯心花怒放,多云转晴,令人备宴,特别交待要上好酒。

    &nbsp&nbsp&nbsp&nbsp独耳行人见郁侯放过若春沛,跪到郁侯面前,哭诉道:“打犬看主人。郁侯,不可就这样便宜了虎安山行人!”

    &nbsp&nbsp&nbsp&nbsp郁侯下座,扶起他道:“虎安宫只要了你一只耳朵,若是楚国人来了,就是要命的事。为大计,请捐弃前嫌。”

    &nbsp&nbsp&nbsp&nbsp独耳行人惨然道:“从此,小人再无颜侍奉郁侯。请准回乡终老,永不出山!”

    &nbsp&nbsp&nbsp&nbsp郁侯真诚道:“你不负我,是我负你。”令人将他扶走。

    &nbsp&nbsp&nbsp&nbsp郁侯复归坐,大笑道:“好好好!从此两部捐弃前嫌,共赴国难,不要再羊丁丁吃尾巴,自己咬自己,让楚人笑话。有来就有往,我随后派人到草原见瞫兄。”

    &nbsp&nbsp&nbsp&nbsp梦龙知道,这时才能真正为若春沛尝盐味的物件不搬家放心了。

    &nbsp&nbsp&nbsp&nbsp随即安排酒宴。

    &nbsp&nbsp&nbsp&nbsp郁府富足,山珍岂止獾与兔,水味哪少蟹和虾。

    &nbsp&nbsp&nbsp&nbsp宾主欢喜。

    &nbsp&nbsp&nbsp&nbsp酒间,郁侯对春沛笑道:“此时下酒菜已足,若行人可放心讲故事了。”

    &nbsp&nbsp&nbsp&nbsp陪同的人都尖起耳朵,春沛道:“恭敬不如从命!在火巴山上,有一种兽,名叫怪眉日眼兽,专吃一种瓜,名叫二子瓜。

    &nbsp&nbsp&nbsp&nbsp“那二子瓜说来也怪,每次只开两朵花,若是其中一朵花儿占强,另一朵花含苞未放就会脱落,只生出一只大瓜;若是两朵花儿相爱,就生出两只瓜。

    &nbsp&nbsp&nbsp&nbsp“更怪的是,若是只生一只瓜,就瓜硕大而又香甜无比,简直世间的绝味;若生出两只大小差不多的瓜,就有巨毒,那兽却也明白二子瓜的道理。

    &nbsp&nbsp&nbsp&nbsp“因此,那兽见了一根藤上有两只瓜的,断断闻都不去闻一下,若见是一只,则大饱口福。”

    &nbsp&nbsp&nbsp&nbsp郁侯笑道:“明白了,我和瞫玉就是一根藤上的两只瓜,楚国人就是那只怪眉日眼兽。”

    &nbsp&nbsp&nbsp&nbsp众人皆笑。

    &nbsp&nbsp&nbsp&nbsp郁侯笑道:“不妨再讲一个。”

    &nbsp&nbsp&nbsp&nbsp春沛推辞不过,道:“虎安山清水溪里有一种鱼,冬暖夏凉,味道鲜美,可是没有活物敢吃它。”

    &nbsp&nbsp&nbsp&nbsp郁侯道:“这是为何?”

    &nbsp&nbsp&nbsp&nbsp“这种鱼,冷血的吃了冷死,热血的吃了热死。有一只猴子不信,捉一条来吃了,一会冷,一会热,全身瘙痒,最后把身上的毛都擦完了才消停。”

    &nbsp&nbsp&nbsp&nbsp郁侯笑道:“想不到这般厉害。”

    &nbsp&nbsp&nbsp&nbsp若春沛继续神侃:“有一个人听说了,他说:如果吃了那鱼,只是脱毛,有何害处?我身上反正没长多少毛,还怕它脱?于是他果真捉了一条来吃,居然一点事都没有。人们才慢慢开始吃这道美味。”

    &nbsp&nbsp&nbsp&nbsp众皆笑。

    &nbsp&nbsp&nbsp&nbsp宴席上,瞫梦龙与巴蓬在一起,自有他们的做法。

    &nbsp&nbsp&nbsp&nbsp梦龙见巴蓬好表人才,不怒而威自露,不言而胆自现,心中敬服。

    &nbsp&nbsp&nbsp&nbsp巴蓬见梦龙身材比自己稍短,身体壮实,面如抹粉,唇若涂丹,眼如朗星,两耳悬垂,心中赞道:“虎安山草原上也有此等人物”。

    &nbsp&nbsp&nbsp&nbsp正是:英雄见了英雄爱,猩猩见了猩猩惜。不多时,二人便无话不谈起来。

    &nbsp&nbsp&nbsp&nbsp直到夜色降临,点起灯火,酒宴仍在继续。

    &nbsp&nbsp&nbsp&nbsp酒酣,巴蓬瞫梦龙二人起身,持剑对舞,同唱歌儿,众人和唱,群情激昂。歌儿唱道:

    &nbsp&nbsp&nbsp&nbsp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nbsp&nbsp&nbsp&nbsp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nbsp&nbsp&nbsp&nbsp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nbsp&nbsp&nbsp&nbsp这是一首秦国的歌儿,可见有正能量的诗篇传播之远,千里之外的巴人也会唱。

    &nbsp&nbsp&nbsp&nbsp次日,春沛梦龙在巴圭巴篷陪同下游览古城郁城。

    &nbsp&nbsp&nbsp&nbsp先进入郁府后面的街市,春沛道:“果然是面朝后市,比肩继踵。”

    &nbsp&nbsp&nbsp&nbsp郁城里,人群熙熙攘攘,幺喝不断,先是一条换盐的街巷,过一条换咸鱼咸肉咸菜的,挨近是换酒卖食的,再是换丹砂及染料画粉的街巷,还有换皮具的衣衫的农具的铜器的竹器的木器的,甚至有石器的,无所不有,商铺鳞次栉比。

    &nbsp&nbsp&nbsp&nbsp前方不远,人迹渐少,有一处女闾(即青楼),当地人称“花巷”,花枝在门前恣意招展,令人心驰神荡,梦龙笑道:“真个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nbsp&nbsp&nbsp&nbsp春沛笑道:“难怪郁侯富可敌国,除了盐丹两宝,尚有这一宝。”

    &nbsp&nbsp&nbsp&nbsp巴圭笑道:“兄长差了,这女闾之例乃是从齐国管子而来,贤人所创,不可亵渎。”

    &nbsp&nbsp&nbsp&nbsp继续前行,看得虎安山客人眼花缭乱,边看边赞,梦龙道:“不比枳都差,非虎安山可及也。”啧啧称叹。

    &nbsp&nbsp&nbsp&nbsp在当时,郁城是盐都,及至以后很多年,都是这一带最著名的城池。

    &nbsp&nbsp&nbsp&nbsp在此之前,这里曾经有一个古老的以盐闻名的富裕幸福的国度。再此之后,汉武帝置涪陵郡,南北朝置奉洲,又改称黔洲,隋文帝置彭水县,也都治所于此。

    &nbsp&nbsp&nbsp&nbsp在这里,最鼎盛的时期属于唐朝,有近10万人汇集于此,形成今渝东南最富有最繁华的闹市,令今天的乌江人简直无法想象,甚至是怀疑,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要知道,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唐都长安的人口约有50—60万,就算如有的说法超过100万人,流放之地郁山的人口也是够吓人的。

    &nbsp&nbsp&nbsp&nbsp直至清朝,郁山盐仍然辉煌,据记载,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郁山有盐井86口盐灶326座熬盐锅1006口产量达1106万斤,所产食盐,最远销到了两湖两广,号称“万灶盐烟,郁江不夜天”,可以说就是乌江下游的“小京城”。

    &nbsp&nbsp&nbsp&nbsp由于处于大山之间,道路十分艰险,离国家的政治中心遥远,因此,郁山又是著名的流放地,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唐高祖子霍王李元轨唐开国元勋赵国公长孙无忌礼部尚书李林甫高丽(今朝鲜)知留后事泉南建等先后流放这里,留下迁客故事和史迹。

    &nbsp&nbsp&nbsp&nbsp这里,还留下不少文人墨客的名篇。

    &nbsp&nbsp&nbsp&nbsp宋代大文人黄庭坚曾贬居于此,自称“已为黔中老农矣”,曾号“涪翁”,写下大量诗文。难得的是,他以巴人遗韵竹枝调写竹枝词,交歌伎演唱,留下了“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兄弟”的千古名句。黄庭坚在郁水,多有德政,当他死后,当地人寻他的旧衣物数件,用棺木收敛,在中井河北岸玉屏山麓建衣冠冢。

    &nbsp&nbsp&nbsp&nbsp这里,还留下许多诗人为友人到这里来赴任或被贬谪而送行怀念的诗文,数量太多,不一一列述。

    &nbsp&nbsp&nbsp&nbsp要说最妇孺皆知的,当属唐朝大师柳宗元的《黔之驴》,描述的正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不过,此地是否真无驴,不必细究。

    &nbsp&nbsp&nbsp&nbsp有好事者认为“黔之驴”与“巴蛇吞象”的传说一样,也许是一个白虎巴人战胜了一个以驴为图腾的部落的故事的延展,巴人创造过太多这样的传奇与传说。

    &nbsp&nbsp&nbsp&nbsp因此,如果你是乌江人,千万不要小看郁山古镇,或许可以说,它的盐丹史,就是乌江下游几千年的上中古史。

    &nbsp&nbsp&nbsp&nbsp毫无疑问,郁山古城最引人入胜的篇章属于巴人时代。

    &nbsp&nbsp&nbsp&nbsp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nbsp&nbsp&nbsp&nbsp看过了郁城的繁华,听过了郁城的喧嚣,武士瞫梦龙提议看一看郁城的城防措施,因为这里正是他和众多乌江武士用生命守卫的一座城池。

    &nbsp&nbsp&nbsp&nbsp当时的郁城,一面临江,一面背山,两面为土栅,也算是城墙,称为“巴蓠”, 具有防御功能。巴人的“城墙”也有特点,多不转拐,也就是圆角,少有直角。巴人比较喜欢圆形,圆鼎錞于钲,当然,性格和柳叶剑除外。

    &nbsp&nbsp&nbsp&nbsp游完了城,主人陪客人上舟游郁水。郁水,今称郁江,乌江的支流,发源于湖北利川,其主要源头有三:后江前江革井溪。

    &nbsp&nbsp&nbsp&nbsp两岸崇山峻岭,奇峰异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nbsp&nbsp&nbsp&nbsp梦龙感觉,郁水的阳光与虎安山是两种不同的景致,阳光似从山峰上斜射到水面,如射到一面长长的镜子上,金光闪闪,而虎安山的阳光落到草地上,似乎也泛出一点绿绿的光。

    &nbsp&nbsp&nbsp&nbsp若春沛赞道:“此处风景比盘瓠水丹涪水,又相似又有不同,各具风骚,皆是绝品。若是春夏,应更加绝妙。”

    &nbsp&nbsp&nbsp&nbsp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您正在阅读《乌江战纪》的章节:第045章 郁山古城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34316/9349152.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