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当太后的这些年! >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九十三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帝之所以出宫是哀家的吩咐, 哀家想起徐卿病重, 便让皇帝带着长平、昭仁一起出宫探望一下徐卿。毕竟徐卿身为太傅,也是长平、昭仁的老师。作为弟子,探望生病的老师实属应当。只是哀家万万没想到……”

    杨太后逐渐转化了语气, 从原本的温润变成了严厉。杨太后继续说道:“哀家真的万万没想到,饱受哀家信任的刑部官员居然背着哀家、如此处理案件。薛卿你身为刑部尚书,内阁阁老,就是这么管理的刑部。你手下的官员是将银子认成了祖宗,将全天下之人都当成了傻子呢!”

    杨太后接过朱慈燐递给自己的茶盏狠狠投掷到地上、并摔得粉碎后,薛贞冷汗津津的出列,匍匐在地,痛哭流涕的表示他也受了蒙蔽, 不知道他手底上的刑部官员们居然蠢到了这种地步!

    “呵呵, 你不知道。你身为刑部尚书,主管刑部之事, 你居然说不知道。”杨太后冰着脸,呵呵笑道。“尸位素餐,尸位素餐, 哀家觉得薛卿你真的完美的解释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薛贞被骂得哑口无言, 只能不断的呢喃 “老臣有罪”, 以期换得小皇帝朱慈燐的怜悯,心狠手辣的杨太后他是不指望了、就盼着有小皇帝求情,别让他顶着‘尸位素餐’吃白饭的名声告老还乡去……

    讲真,薛贞的这主意打得不错, 但问题是小皇帝朱慈燐是杨太后的亲生儿子,杨太后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身为她亲生儿子的朱慈燐又会好得哪里去。

    朱慈燐对于占着位置不干事的刑部尚书薛贞可没什么好感,在薛贞老泪纵横求饶间,朱慈燐这没什良心的货居然扳着手指头计算抄了薛贞以及刑部官员们的家,可获得多少银子……

    朱慈燐越算心头越火热,不免露出两只小小的虎牙,如同小狐狸似的符合杨太后道。“母后说得没错,尸位素餐要不得,所以啊,薛卿,你这个尚书之位怕是做到头了。”

    朱慈燐为了保持自己在朝臣中的良好形象(?),自动咽下‘抄家,没收家产’的话语,转而眼巴巴的瞅着杨太后。

    被这小狗似的小眼神一瞅,很好理解了其中含义的杨太后眉心一跳,一种名为哭笑不得的情绪瞬间弥漫开来。

    这个小兔崽子就是来讨债的……

    杨太后抽了抽嘴巴,到底还是如朱慈燐小皇帝所愿,开了尊口。

    “皇帝说得没错,薛卿你这尚书之位的确是做到头了。来人去了薛贞头上乌纱帽,押出殿外等候发落。”

    杨太后的命令出口后,自有侍卫现身摘了薛贞的官帽、将其押了出去。侍卫的动作很快,不过一口茶水的功夫,原先还匍匐在地的薛贞就没了身影,有的只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其他五部官员和更加忐忑不安的刑部官员。

    静谧间,杨太后再次吃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后,这才隔着珠帘,居高临下的继续说道。“哀家记得哀家以前说过,你们贪可以,但贪的前提是必须知道什么该贪什么不该贪,什么都贪却一件该干的本职工作不干,这是打量着哀家皇帝、孤儿寡母的好欺负,准备像哄傻子似的哄着哀家和皇帝不成。

    呵,就好比皇帝亲自审理之事,明摆着将天下人当傻子一样糊弄,哀家知道这事儿后一直在想,当初审理此事的官员到底收了多少银子,才能丢了智慧、跟着那张家一起构陷李举人,做出瞒天过海之事。”

    杨太后这话已经隐隐约约流露出她要大开杀戒的意思了。六部、特别是刑部官员全体打了一个哆嗦,扑通一声,全跪趴在了光滑无痕的地板上。

    “臣等有罪,奏请太后娘娘息怒!”

    “尔等的确有罪!”杨太后一边漫不经心的抠着指甲,一边好整理瑕的道。“哀家就不明白了,大明这个生你们养你们的地方哪里对不起你们了,尔等的良心哪去了,莫非都被狗吃了不成!”

    没有人回话,也无人敢回话,朱慈燐双眼冒着星星,望着他的生母杨太后,火力全开的毒舌在场的文武大臣。

    ‘母后这是打算将文武百官骂个狗血淋头、过足了瘾之后,才开始处理犯事官员吗。啧,又可以看戏了,哦,不对,是学习!’

    朱慈燐歪着脑袋想了想,还是没能按下心中那股子兴奋劲儿,连忙插嘴道。“不是说狗吃SHI吗,怎么会吃良心呢,母后,儿臣不懂!”

    “噗!”

    一直秉承着看戏原则、不参言的回京继职、当了一个兵部侍郎的熊廷弼忍不住喷了。泰昌帝这是骂刑部官员都是SHI?这嘴啊,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忒毒,也忒解气了。

    想到当初自己被冤枉,没得到当时还是皇贵妃的杨太后特殊关照时、所受的罪时,熊廷弼也忍不住跳出来,火上焦油道。“刑部官员皆尸位素餐,老臣建议严惩,以肃官风。”

    “严惩那是必须的。”此时杨太后也懒得再骂人,在朱慈燐期待的眼神下,杨太后下令将涉案的官员全部革去功名,抄家流放!

    杨太后这回倒是没怎么大开杀戒,只是将首犯杀了而已。但讲真,对于习惯了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士大夫来说,抄没家财、阖家不分老幼全体流放、为开发闽南地带做出贡献的事儿可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所以经过整顿后,刑部不说其他,当收取贿赂、帮助犯者随意买命之事可以说全然的杜绝了。

    当然差役们收取银子、给犯人家属提供便利、安排好一点的伙食之事,还是时有发生的,就如她所说的那样,人可以贪、但要明白什么该贪什么不该贪,她不介意她手底下的官员捞银子、贴补家用,但介意官员捞了银子不做事,或者做些倒灶坑良心的事。所以接到厂卫的汇报后,杨太后就跟看不到一样,全当此事不存在!

    前头说过,不管是杨太后还是越来越有一国之君风范的朱慈燐都有心整顿吏治,所以在六部之一、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的刑部官员空了一大半的情况下,杨太后驳了首辅施凤来从往届士子中挑选合适之人担任的提议,在中枢朝廷官员来不及做出反应时,又朝着掌控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的六部之首吏部下手……

    于是,一朝风云起,吏部官员罢免的罢免、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短短时间简直可以用血流成河来形容。不过经这雷霆手段,吏部也随之刑部一样,风气肃然一清,不说有多清明,但至少吏部官员以银两多少、衡量官职高低之事是杜绝了的。

    对于此结果,杨太后显然很满意,于是她再接再厉,将兵部、礼部、工部也纷纷整治了一通……

    当然依杨太后心狠手辣的程度来讲,腥风血雨是不可避免的,在新一轮官员罢免、抄家、流放的风头过去后,首先摆在杨太后和朱慈燐小皇帝面前最严峻的事实是——怎么安排中枢朝廷六部出现的大量官职空缺…

    “母后,咱们的手段是不是太过粗暴直接了。”朱慈燐小皇帝手拖着腮,有些头疼的道。“瞧瞧现在,六部官员直接少了一大半,差点连正常的运作也无法保证了,可怜施胖子人都累了一圈!”

    “别施胖子、施胖子的乱叫!”

    杨太后吃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咙后、便将少了一半的茶杯递给了一旁伺候的宫娥!

    “哀家告诉你,你治下的大明什么都多,包括人才。虽说现在六部官员大量空缺,但皇帝你信不信,过几天,施首辅绝对会扒拉出一大堆人才,填补免六部的空缺!所以现在咱们母子俩该担心的不是这点,而是外藩使臣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那些红毛夷能打什么主意,无非就是请求两国通商罢了!”说道这事,朱慈燐态度开始变得认真起来。

    “自从大明开了蓬莱港和(福建漳州府)月港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商税是一年比一年收得多。很多商人从中牟取了暴力,红毛夷商也在其中。母后不是说过吗,他们赚取了不菲的利益,心养大了、自然奢求得更多!那个葡萄牙占了濠镜澳,荷兰占了东番(台湾)就是例子。

    母后也说过有一就有二,咱们富饶美丽的大明就好似一块美味的肥肉一样,早就被西方那些刚开化不久的蛮夷给盯上。儿臣相信非我族内、其心必异这句话,关外的那群退守盛京、差点被舅舅打残的鞑子,不也是如此,幸好母后防备得好,不然儿臣跟姐姐们就多了一个鞑子后爹了!”

    这话,前头还说得不错,后面这句话就怎么听怎么不对味。这熊孩子是调侃自己、曾收过的那封据说是由皇太极亲手所写的求娶信?

    杨太后眉心狠狠的抽动了一下,到底没忍住给了朱慈燐一个暴枣,笑骂道。“哀家也是你这个做儿子的能取笑的。”

    “母后,儿臣错了!”

    揉了揉脑门,朱慈燐干脆利落的求饶道。“儿臣不是故意的,只是一时口误,主要是为了说明蛮夷们不安好心,此次觐见必有阴谋!”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o(* ̄︶ ̄*)o,大家过年快乐~~团团圆圆~

您正在阅读《当太后的这些年!》的章节:第九十三章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39483/10920560.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