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古代吃货生存指南 > 正文 第104章 尾声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104章 尾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周氏回到三院时, 大家正围着烤窑等月饼出锅。    甜软的香气散得满院都是, 姜舒窈将木板拿下来, 用刷子给月饼刷上一层蛋黄液。    谢昭扯着她的袖口请求:“三叔母, 让我刷一个。”    姜舒窈刚把刷子递给他就听到动静,往院门方向看去。    她一动作,正在闲聊的其他人也跟着转身看过来。    今夜对周氏来说过得跟梦一样,七年终是走到了尽头,但她从未想过, 这一天真正到来时,那些意难平在回来的路上竟然如此轻易地就被夜风吹散了。    她脸上绽放出释然的笑, 大步朝他们走过去。    七年漫长, 难熬的不是时日,而是那些细碎的无法挽回的选择。但若有人问她后悔当年嫁进京城吗, 在踏入院门前,她是不知道答案的。不过现在她明白了, 她的答案是不悔。    徐氏抛开谢理,快步向她走过来,蹙眉轻声问:“如何了?”    周氏看着这个和自己争了七年、常常气得她跺脚的女人,忽然觉得世间万事可真是奇妙。    她摇头,还未说话, 徐氏已经紧张地拽紧了手帕:“你难道,不,他难道……”    周氏喷笑了出来,她道:“尘埃落定。”    徐氏吸了口气, 柳眉微扬,欢欣的神情还未升起就被匆匆压下了,转而化作了担忧:“那你……”她是知道周氏这个死心眼曾经有多痴心的。    周氏见她这幅小心翼翼地模样,笑得愈发开心:“我要归家了。”    徐氏一愣,旋即同样笑了出来,多余的话也不知道如何说,只能不断点头:“好,好。”比她预料中的结果还要好。    姜舒窈同样放下了手里的刷子盘子小跑过来,问:“怎么样了?”    周氏将事情复述了一遍,姜舒窈也跟着笑了起来:“太好了,二嫂你可以回家了。”    说到这里,她神情又变得有些伤感:“漠北呀,离京城很远。”    一旁笑着的徐氏也变了神情,从为周氏开心变成不舍。    “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即使到了那边,我的老板娘还在京城,我还得回来学习菜谱了。”她耸肩道,“寻常人走走停停要两个月,我又不一样,我比天下大多男子都要厉害。”    徐氏刚刚升起的那些惆怅立刻散了,与她斗嘴道:“好大的口气。”    周氏反而习惯这样的徐氏,顿时舒服了。    姜舒窈松了口气:“那就好。我娘生产以后你可要回来看看,毕竟我娘整日街头乱窜,全靠你护她,孩子出生时可不能少了你。”    周氏点头应下,提起自己的打算:“我决定月末就走,这样赶到漠北还能过个年节。”    “这么快?”    “是,决定了就尽早出发,拖拖拉拉的像个什么样。”    几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的同时,第三次刷完蛋液的月饼被重新送入了烤窑。    待到月饼出锅时,所有人都停下了闲聊看向月饼。    月饼形状不一,整整齐齐码在盘内,酥皮金黄,花纹凸起处呈红褐色,散发着香甜的气味,带着刚出炉的暖意,闻着十分绵长醇厚。    刚出炉的甜品是最美味的时候了,姜舒窈招呼大家尝尝,嘱咐道:“小心烫。”    于是大家便围城一圈,拿起了自己用模具印出的月饼。    谢珣的自然是硕大的印着他字迹的五仁月饼。    姜舒窈仰头期待地看着他:“试试味道如何。”    刚出炉的月饼托在手中,余温尚在,一口咬下去,浓甜的热意立刻席卷了口腔,丝丝密密,浸润唇颊,分不清是蜜意还是热气,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满足感。    月饼外皮微,口酥细密,香松柔腻,皮儿是软甜的,馅儿却带着硬度。核桃仁、瓜子仁剁碎了和冰糖混合做馅儿,吃起来甜度足,又有坚果的油香气,香甜可口。    谢珣点头:“好吃。”    姜舒窈已经习以为常了,在他心中什么都是好吃的。    不过她就喜欢他这样的。    “还有豆沙馅儿,你试试这个,我最喜欢这个了。”    她用手托着送来月饼,谢珣自然地张口,惹得双胞胎挤眉弄眼的。    谢珣啃了一口豆沙月饼,姜舒窈收回手,自己也啃了一口,两个人笑眯眯地看着对方,一起咀嚼。    姜舒窈喜欢豆沙,但不喜欢齁甜的豆沙,所以糖放得少,豆沙馅还保留着清淡的红豆清香。外皮酥薄绵润,牙齿咬下时能感觉饼皮和豆沙馅的密实,甜淡适宜,嚼起来糯糯的,红豆香与面香混为一体,松软温热。    “这个我也喜欢。”谢珣咽下月饼,细细品着甜香气。    姜舒窈笑道:“等挨个吃完,看你哪个不喜欢。”    品完月饼,众人在院里赏了会儿月,便准备各自回房。    徐氏和周氏在岔路口道别后,看着周氏的背影,迟迟没有动作。    谢理走过来提醒道:“夫人,二弟妹已经没影了。”    徐氏没有动作,只是叹道:“我只是觉得有些唏嘘。”    谢理也道:“是啊,情之一事谁又能看得清呢。”他宽慰道,“不过对于二弟妹来说,也未必是虚度空耗七年光阴。人生常有不胜意,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碎日子里,烦恼也好,美好也罢,日后说不定还会尝尝怀念呢。”    徐氏点头,终于挪动了脚步。    谢晔和谢晧在前面走着,双胞胎拽着谢理的长袍,月光将五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徐氏落后一步,在后面慢慢地缀着,脑里思绪纷杂。    或许是今夜过得太平和了,徐氏松懈了不少,忽然小跑着追上谢理:“夫君,我有一事想要问你。”    谢理用袍子带着昏昏欲睡的双胞胎往前走,一边顾着他们,一边侧头道:“何事?”    徐氏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这些年来最为不解的问题:“为何自我嫁过来以后,你从未纳妾?”当年她嫁过来以后看着黑脸的夫君还好一阵担忧,这般古板严苛的一个人一看就不知道体贴妻子。她自知相貌不算顶尖,性情也平平,每次上峰送来歌女时,她都要提心吊胆的,恨不得立刻将闺中学到的手段拿出来,稳固自己正妻之位。    可出乎意料的,这么多年谢理不仅体贴入微,还拒绝了所有的莺莺燕燕,给了她少女时期不敢奢望的婚后日子。她疑惑过,患得患失过,直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谢理提溜着打瞌睡的谢曜,闻言轻笑道:“夫人可记得大婚当晚你说过什么吗?”    十多年过去了,徐氏连大婚的流程都要忘了,怎么还会记得说了句什么。    她仔细回想一遍,无非就是些吉利的套词,还能是什么?    谢理看她这样就知道她忘了个一干二净:“那夜我正睡得迷迷糊糊的,你撑起身子来对着我悄声说‘夫君,请你莫要负我,我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求相敬如宾,正妻之位稳固。若是你做不到,我便搅得你后半辈子不得安生。’如此可怖的威胁,为夫哪敢忘?”    话说完,谢曜已经困得站不稳了,谢理便蹲下身子抱起他,继续往大房走去,活像刚才说的话只是一句再寻常不过的闲聊罢了。    他反应平淡,徐氏却如被雷劈般僵硬在原地。    她愣愣地看着谢理的背影,难以相信自己刚才听到了什么。    这么多年,她也就大婚那个晚上才说了心里话,还是趁着他睡着时说的,但他却听了个一清二楚,还记了十多年?!    她诧异地盯着前方,所以其实谢理从一开始就明白她根本不是面上那般温婉无争吗?那她这么多年的妆模作样,他全都清楚?    谢理回头,看着她愣愣地站在原地,哈哈大笑。    勉强收住笑后,他道:“夫人,跟上啊,孩子们困得受不住了。”    徐氏木木地点头,提着裙摆向他跑去。    大家散去后,三房院子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    姜舒窈和谢珣洗漱之后都不愿立刻上床就寝,便干脆往门槛前摆了个矮凳,依偎着赏起了月亮。    “幸亏白芷回家去了,若是她在,定要让我回房去,说大晚上的赏月小心着凉。”    谢珣用斗篷把姜舒窈裹得紧紧的:“这样不会着凉的。”    姜舒窈把脑袋在谢珣怀里拱了拱,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仰头看向天空:“今夜的月亮真美,也不用等到十五再赏月嘛。”    谢珣搂着她,同样抬头看向圆月:“是啊。”他左手摸到姜舒窈的手,与她十指紧扣,“那我们以后常常赏月如何?不必等到十五,也不必等到满月,就你我二人,吟诗作对,把酒言欢——”    姜舒窈打断她:“你可别为难我,我哪会儿吟诗作对。”    谢珣觉得很有道理,赞同地点点头:“我负责吟诗作对,你负责把酒言欢。”    姜舒窈满意了。    谢珣想到二房的事,顺势提起了纠结许久的问题:“你有想过离京生活吗?”    姜舒窈不解道:“离京?去哪?”    “我以前游历时去过很多荒凉的州府,见过太多百姓疾苦,立志有朝一日能去往那些地方做父母官,为百姓尽一份力。等到做出功绩后再回京辅佐太子,这样也不怕久居京中失了本心。”他握紧姜舒窈的手,有些忐忑,“后来我娶了你便歇了这份心思,怕你跟着我受苦。”    姜舒窈立刻就明白了,估计是谢理请求调任青州知府一事触及了谢珣的心事,她道:“吃什么苦呀,你会委屈我吗?”    谢珣连忙道:“当然不会。”    “那不就结了。对我来说,只要把日子过好就不叫苦。你若是去北方,那我们就可以尝到地道的山珍;你若去东南,那我们就可以吃到很多鱼虾海鲜;若是去西南那更好了,那边水果很美味的。”    谢珣内心的担忧一瞬间散了个一干二净,摇头轻笑:“怎么立刻就想到吃食上面去了。”    “日子不就是这样嘛,吃吃喝喝就是我的盼头。你不必顾虑我,只要跟着你,去哪儿我都愿意。”    谢珣沉默良久,最后将下巴在姜舒窈头顶蹭了蹭,闷声道:“谢谢你。”    姜舒窈抬起头来亲亲他的下巴,笑道:“不客气。”    她缩在斗篷里,笑容灿烂,满眼都是自己,谢珣心尖一软,低头压向她的唇。    温暖、甜蜜,触到以后便不想分开。    谢珣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她的唇上流连辗转,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谢珣终于明白了品尝她红唇的甜头,轻轻地含着,若有似无的碰着,这种试探太过于小心,以至于时碰时离,酥酥麻麻的,像是有蝴蝶在心尖振翅一般,痒痒的,胀胀的。    姜舒窈想要推开她,却忘了自己被裹在了斗篷里,伸不出手,只能承受着他的轻吻。    等到他停下时,她浑身的力气早就散了个一干二净。    谢珣清了清嗓子,动了动长腿遮盖住身下的异样,转移话题道:“咳,夜深了,该就寝了。”    姜舒窈点头,谢珣想站起来,却被她拉住:“我没力气了,你抱我过去。”    谢珣微愣,一侧头就对上她盈盈似水的目光。    怕压不住邪念,他不敢多看,一把抱起姜舒窈,大步往内间走去。    将姜舒窈放在床榻上后,他想转身熄灯,却陷入了姜舒窈水汪汪的眸子,怎么也挪不动脚步。    他感觉自己不受控制一般,坐在床边,再次压上她的唇。    这一次直让姜舒窈彻底喘不过气来,想要推开他,却没有力气,手掌在他胸前乱碰,惹得他心头痒麻,干脆一把将她压下,握住她的手推到头顶。    她的发髻被压散,那根随便挽着乌发的木钗摇摇欲坠。    “可以吗?”谢珣问。    他的眼眸不再像往日那般清冷疏离,早已染上了迷离的情愫,压迫感十足。    姜舒窈侧首躲开他的视线,点了点头。    谢珣指尖颤抖,轻柔地将木钗从她发间抽出。乌发散落,轻轻滑过他的手背,冰凉如缎。    随之散落的,还有衣衫与满屋的春色。    秋日过去,冬日悄然来临。    周氏又是准备又是收拾的,终于赶在寒冬到来前动身离开。    她动身这日早上,谢国公府众人起了个大早,纷纷前往城门送她。    周氏只觉得这样太过于拖拉,一路走一路回头让她们回去。    面对离别,徐氏偷偷抹了几回眼泪,结果一掀开车帘,见周氏坐在高头大马上,一副恨不得立马出城恣意纵马的模样,眼泪顿时收了回去:“就送你这一回,以后你再走,想让我送你我都不送。”    周氏放下了妇人髻,扎成了高高的马尾,换上一身便行的衣裳,美艳褪去,只剩英姿飒爽。    她策马靠近徐氏的马车:“说话算话啊。”    徐氏深吸一口气,摔了车帘。    到了城门,林氏早就在此处等候多时了。    周氏见她从马车上下来,顿时皱了眉头:“不是说让你在家安心养胎吗,怎么又出来了?” 林氏撑着后腰道:“你离京我不得送送吗?”    周氏看她的大肚子就提心吊胆的:“送什么送呀,你放心,我到了漠北开店前一定先寄信给你,随时跟你汇报生意,绝不会毁了林氏吃食的名声。”    林氏哼唧道:“没心肝儿的,我大早上爬起来送你是担心生意吗?”    周氏无奈道:“我知道你们是舍不得我,但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别的不说,你生产时我肯定会回来啊,这么一算,也就两三个月以后。”    话音刚落,徐氏从马车里探头,和林氏异口同声道:“谁舍不得你了!”    周氏连忙道:“行行行,不是不是。”    徐氏从马车上下来,招招手,后面两辆马车的车夫立刻驭马上前。    她对周氏道:“你赶路就行,他们会在后面慢慢跟着的。”    周氏翻身下马,来到她跟前,不解道:“他们是做什么的?我行路并不需要人伺候啊。”    徐氏有些别扭:“不是伺候你的,算是我给你准备的离别礼。他们是我用惯了的掌柜的,算账是一把好手,且老家都在漠北,我便想着让他们跟着你过去,也算是圆了他们思乡之情。”    周氏揉揉头:“我要算账的干嘛?”    徐氏闻言瞥了她一眼:“不带账房过去还得趁找人手,且不一定合用,别的不说,你还想自己算账不成?”    周氏顶嘴道:“怎么不行?”    徐氏忍不住了,嗤笑一声:“你以为我真不知道这些年你在账目上动的手脚?”她执掌中馈,周氏眼馋,两人私下里争了了很多年,小打小闹的,这么多年过得也不算太无聊。    周氏心虚,不说话了。    徐氏道:“况且也不全是为了你,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功劳大,且一直都有归乡之意,我便放他们回去,你用得上便用,用不上就算了。”    周氏点头,两人陷入沉默。    那边林氏也让人拉来了两大马车杂七杂八的,给周氏介绍道:“都是用得着的东西,单子在这儿,你路上慢慢看。”    姜舒窈扶着林氏走了过来,从袖口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二嫂,这是我写的厨艺心得,从初学时到如今的,希望对你有用。”厚厚一本,每天赶着时间,直写了一个多月。    周氏接过,见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此时心头终于升起了不舍之意。    她声音有点闷:“谢谢你们。”    想说的话太多,若是说下去便永远动不了身了。    林氏年长,最明白这个道理,对周氏道:“行了,动身,现在走还能赶到京郊驿站吃顿午饭。”    周氏点头,回到马跟前,回头看她们一眼,利落翻山上马。    “那我走啦。”她道。    三人点头:“路上小心。”    周氏笑了笑,扬起马鞭,策马离开。    高马疾驰,风吹得她衣衫鼓动,发丝飞扬,眨眼间便化作了一个小点,消失在远方。    林氏撇嘴,嘟囔道:“刚刚出了京城骑马就这么虎,也不知道回了漠北该得有多狂。”    徐氏附和道:“可不是。”    说完后,三人再次陷入沉默。    林氏招招手:“走,咱们回去。”    徐氏和姜舒窈点头,正欲转身,姜舒窈捂住嘴巴忽然干呕了一声。    林氏吓了一大跳:“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喝了太多冷风?”    姜舒窈还未答话,又干呕了一下。    徐氏赶忙唤丫鬟取热水过来。    姜舒窈接过水囊,喝了一口热水后胃里总算舒服了,刚准备说“我没事”,还没发出声,再次干呕了起来。    等她平复下来,起身时就撞上了徐氏和林氏炯炯有神的目光。    “怎、怎么了?”她有些害怕。    林氏道:“你之前可有恶心过?”    姜舒窈不解:“这些日子是有一点,估计冬日到了老是喝冷风,胃里进了凉气……”说到这,实在是受不了林氏和徐氏发亮的眼了,“你们怎么了?”    林氏有些激动,扶着后腰,摸着肚皮道:“你可和女婿圆房了?”    姜舒窈一惊:“娘!”她瞥了眼徐氏,红了耳根。    徐氏却对林氏道:“看样子是了。”    “是什么?”姜舒窈一头雾水。    林氏噗嗤笑了出来,扯过她的手,把她往马车上引:“傻丫头,能是什么,你有了!”    “有什么了?”姜舒窈被她推着,不敢挣扎,怕碰到了林氏的孕肚,“娘,你小心一点。”    徐氏捂嘴笑道:“还能有什么,当然是有身孕了。”    姜舒窈愣神的同时,林氏已吩咐车夫道:“回府,驾马稳一点,越稳越好。”    徐氏和林氏一扫先前的萎靡不振,等到大夫诊脉以后确定是有了身孕之后,更是欢欣鼓舞。一个叫人送信给谢珣,一个着手准备安胎事宜。    谢珣接到林氏的口信后,还以为出了什么急事,急急忙忙地就赶回了谢国公府。    一口气不带喘跑到了正院,见下人们来来去去的,十分忙碌的模样,更是焦急。    等踏入房门,见到了姜舒窈安然无恙地坐在椅子上才松了口气。    还未开口询问,姜舒窈抢先开口:“伯渊,这一年你不能外放了。”    “嗯?”谢珣没有理会她这句话,而是先靠近把她上下看了一遍,担忧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姜舒窈道:“也不算出事了,就是我有孕了。”    谢珣点头:“没出事就好,没出事就——等等,你说什么?”    姜舒窈见他这幅傻样忍不住笑了出来,拔高音量:“我说,我有孕了。”    谢珣冰山脸彻底破碎,狂喜涌上心头,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本想抱她又不敢靠近,最后还是姜舒窈扑进了他的怀里,他胆战心惊地接住。    “小心一点。”他颤颤巍巍地道。    姜舒窈笑得更欢了:“你这样也太傻了。”没想到谢珣也能有今天。    谢珣无奈,按住她的肩膀不让她乱拱,理智回笼开始细细问道:“大夫看过没?怎么说?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不对,我不该问你,你先坐下,别坐板凳,去软塌上坐着……”    絮絮叨叨的,足以预见未来十个月他该有多紧绷。    姜舒窈有孕,谢国公府要庆祝,小吃街也跟着庆祝,市肆、早食摊、零食店全都跟着庆祝,半个京城都在一片欢欣祥和之中,连东宫团走路都带着风,乐呵呵地商量着该送些什么给婴童。    全京上下,紧绷的只有谢珣一人。    这场热闹一直持续到过年都未散去,年关一至,热闹翻倍,一片鞭炮齐鸣中,新的一年到来了。    京城的初雪落下后,京城一片银装素裹。    姜舒窈缩在谢珣怀里赏雪,没一会儿便昏昏欲睡,惹得谢珣担忧至极:“最近怎么愈发精力不济?”    姜舒窈无语:“孕妇都这样。”    谢珣不信,伸手取来旁边的册子翻阅自己的笔记。    刚刚打开就被姜舒窈强行合上。    谢珣无奈,只能放下书,双手搂住她,继续同她看景。    窗外的风雪渐渐停了,屋内的炭盆还烧得正旺,谢珣看着窗外的白雪,思索着等会儿怎么拒绝姜舒窈出去玩雪的请求。    只是等他理由都想好了,姜舒窈还未开口。    低头一看,怀中人不知何时已睡着了。    谢珣摇摇头,轻笑了一声,将她抱到床榻上去。    不一会儿,风雪又起,雪花落在冰晶上,在屋檐上凝成一道道冰棱。窗外风雪正盛,寒风簌簌作响,屋内却一片祥和宁静,唯有轻缓的呼吸声和书页翻动的轻响。瑞雪兆丰年,来年定当是美满的一年。

您正在阅读《古代吃货生存指南》的章节:第104章 尾声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53559/13900467.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