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网游 > 柯学验尸官 > 正文 第681章 科学的验尸官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681章 科学的验尸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天后的傍晚。

    米花町,某家新开业公司的门前。

    步美、光彦、元太如往日一般从这放学路过,却又因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而不由驻足:

    “姐姐,姐姐~”

    “你长得好像我们认识的一个人哦。”

    “是吗?”宫野志保微笑着停下脚步。

    她弯腰看着自己过去的朋友,脸上的冷淡不由化为温暖:

    “小朋友,你们说的那个人是谁啊?”

    “是园子姐姐!”

    元太抢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是有点像园子姐姐了,不过”

    “我感觉大姐姐比园子姐姐更、更漂亮一些。”

    光彦害羞地偷偷瞥了宫野志保一眼。

    “不,我觉得大姐姐像”

    “小哀?”

    步美认真地盯着宫野志保那水蓝色的瞳孔,忍不住跟同伴嘟囔起来:

    “她很像小哀不是吗?

    “简直就像小哀长大了一样诶!”

    “哈哈。”宫野志保莞尔一笑,俯身离步美更近了一些:“这个小哀,是你们的朋友吗?”

    “嗯!”孩子们齐齐点头:“最好的朋友。”

    他们又显得有些失落:“但是小哀搬家去了国外,还有柯南他们都两年没有回来了。”

    “没关系的。”

    宫野志保不禁伸手摸了摸步美的脑袋,将她温柔地抱了起来。

    “呀从这个角度来看你,感觉还真很奇妙呢。”

    她笑着说起让人听不懂的话,随后又暖声安慰:

    “不用伤心,不用难过。”

    “我相信你们和你们的朋友,迟早会重逢的。”

    “嗯!”孩子们也都坚定地点了点头。

    他们很快放下怀念友人的失落,高兴地笑了起来。

    “大姐姐,我们也差不多该回家了。”

    “不过”

    孩子们作势欲走,临行前却又好奇地看向宫野志保身上那件朴素的白色制服:

    “大姐姐,你怎么穿着白大褂啊?”

    “你是医生吗?”

    “不是哦。”宫野志保饶有兴致地回答:“我是科学家,研究药物的科学家。”

    说着,她还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那栋大楼:

    “看到这家新开业的公司了吗?”

    “这就是我开的哦。”

    孩子们顺着她的指引抬头看去,只见那家新开张的公司门口,正挂着这样醒目的招牌:

    “宫野制药株式会社,药物研究中心。”

    “原来这是姐姐开的公司啊”

    小孩子总有无穷无尽的问题:

    “宫野制药,姐姐的姓氏是宫野吗?”

    “不。”宫野志保却笑着摇了摇头:

    “我现在姓林哦。”

    “林,和林管理官一样的姓?”

    “嗯。”志保小姐笑得更加幸福:“是的呢。”

    “那为什么姐姐开的公司要叫宫野制药呢?”

    “因为这是我父亲的姓氏啊。”

    她又抬头看向那刻着“宫野”二字的招牌:

    “我父亲在世时的心愿,就是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药物研究所,为全人类开发出更多可以拯救生命的药品。”

    说着,宫野志保又喃喃感叹:

    “把知识用来救人,而不是害人。”

    “那”孩子们又问:“那林姐姐,你爸爸的心愿现在一定实现了?”

    “嗯。”宫野志保幸福地点了点头:“实现了。”

    “父亲的心愿、母亲的心愿、姐姐的心愿、我的心愿,都实现了。”

    “那真是太好了!”

    孩子们和这位大姐姐不熟,他们只是本能地向她表示祝福。

    双方又是一阵寒暄,陌生人仿佛也变成了朋友。

    终于,他们恋恋不舍地向宫野志保告别。

    “大姐姐,我们以后还要再见哦!”

    “嗯,一定会再见的。”

    宫野志保向他们微笑挥手。

    “当然会再见。”

    “我们搬回来住,不就是为了这些朋友么?”

    这时,她身后那药物研究所的门内,又缓缓走出一个戴着墨镜的男人。

    那就是林新一,曾经的鉴识课管理官,如今志保小姐的同事,宫野制药的安全主管。

    “下班了,我们走。”

    他很自然地走到宫野志保身边,牵起了她的小手。

    志保小姐也本能地温柔回应,与之十指相扣。

    两人就这样漫步在东京都的夕阳之中。

    “志保,话说”

    走在这条熟悉的道路,回头望向那幢熟悉的大楼。

    林新一不禁好奇发问:

    “你为什么要把你的药物研究所,开到原来实验室的位置上啊?”

    这幢挂着宫野制药的大楼,其实就是以前黑衣组织的药物研究所。

    也就是林新一和宫野志保,以前工作的地方。

    两年前,琴酒曾下令将这座秘密研究所烧毁。

    两年后,宫野志保却又在这废墟之上,重建起一座全新的药物研究所。

    只不过,以前那家研究所研究的,是害死无数试药者的“杀人毒药”。

    而现在这家研究所研究的,却是可以拯救无数患者的治病良药。

    “没想到兜兜转转。”

    “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林新一颇为感慨地轻叹。

    “这样不好吗?”

    志保小姐将他的手攥得更紧了一些:

    “虽然这地方给我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回忆。”

    “但我们最珍贵的回忆也在这里,不是么?”

    “嗯是啊。”

    林新一第一次见到志保小姐,是在这里。

    志保小姐答应林新一的告白,也是在这里。

    “当年你送我的那些包包,也都放在这里。”

    “可惜应该都被琴酒一把火给烧掉了。”

    宫野志保有些心痛地感叹着。

    那些包包她以前只是单纯地当作收藏和玩具,但现在,它们又好像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哈哈,我再跟你买新的就是了。”

    林老板很阔气地牵着女友的手,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去:

    “正好我记得:“

    “这条路前面,不就有一家百货商场么?”

    “哦,对”

    宫野志保眼前一亮:

    “那家百货商场。”

    那家死过人的百货商场,都可以算是他们感情的开始了。

    他们两年前约会的时候,就去过那里。

    现在,每天下班又得天天路过。

    “说到那家商场”

    “你也正是因为在那起命案中的表现,后来才会被邀请加入警视厅的?”

    验尸官林新一的故事,也正是从那开始的。

    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宫野志保不禁有些在意地看向丈夫:

    “新一,你真的不回警视厅工作吗?”

    “小田切部长知道你从‘米国’回来,都亲自上门邀请你出山了。”

    “我也觉得以你的能力,或许还是回去当管理官会更好呢。”

    “”林新一一阵犹豫。

    之后却又摇了摇头:“算了,我还是像以前一样,留在这给你当‘安全主管’。”

    “这样我也能每天少加点班,多陪在你和孩子身边。”

    “而且和志保你在一起工作”

    “也要比当警察更有能力呢。”

    “是嘛?”志保小姐玩味地撇了撇嘴:

    “那今天被抓到在办公室摸鱼玩游戏的人,是谁?”

    “我们宫野制药的薪水,可也不是让人白拿的啊。”

    “哈哈”林新一尴尬地笑了一笑:

    这个名为安全主管、实为保安头目的工作,的确是清闲了一些。

    两年前,他就天天拿着“酒厂”的薪水,在办公室里闲得只能玩扫雷。

    两年后,情况总算有了改善。

    他可以在办公室里玩LOL了。

    “不过,还是算了”

    林新一又认真地想了一想:

    “我要是回去当管理官的话,我们以后的生活恐怕就又要不太平了。”

    他这位林管理官,并不是什么普通的警官。

    而是国民偶像级别的传奇警官。

    时隔两年,他的名气不仅没有减小。

    反而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无数粉丝自发的怀念和追捧之中,成为了烙印在全体网友心目中的一个时代记忆。

    他过去的事迹也都被粉丝们翻出来发在网上,就像二仙桥的谭警官一样,使得原先许多不了解他的观众,在短视频时代纷纷成了他的拥趸。

    于是两年过去,林新一反而更出名了。

    所以他现在走在大街上,脸上都戴着墨镜。

    如果没有这柯学眼镜的易容加持,他恐怕走不了几步路就会遭遇路人围观。

    “为了我们的安宁日子,我还是不回去当警察了。”

    林新一释然地笑了一笑:

    “而且,鉴识课现在有我没我,其实都差不多。”

    “我的作用已经没那么大了。”

    这并不是他的失败。

    而是他的成功。

    “我当初努力推广刑事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为的就是能有今天:“

    “不需要某个名侦探,不需要某个主角,世界再也不需要围着某一个人转。”

    “警方自己就能通过一套科学完善的刑侦系统,独立解决案件。”

    “只有这样的世界,才是真正能震慑犯罪分子、带来良好治安的世界。”

    简而言之:

    “我让这个‘地球,变得更像‘地球’了。”

    林新一非常自豪地感叹道。

    “也是呢”

    虽然宫野志保听不太懂他最后那句话。

    但她确实知道,因为林新一的努力,曰本警方的刑侦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犯罪率大大减少,治安显著提升。

    民众再也不需要心惊胆战,担心哪天出门就遇上炸弹。

    受害者家属也不必再备受煎熬,祈祷有名侦探帮忙才能破案。

    而帮助这世界变得更好,间接帮警方培养出了无数刑侦人才的林新一,也的确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就像林新一自己说的:他掌握的那些法医知识,是个人就都能掌握。

    只要勤加学习、认真实践,时间久了,便会有千千万万个跟他一样的“名侦探”涌现出来。

    世上再无主角。

    人人都是主角。

    离了任何一个人,地球都能照常运转。

    “这也包括我这个管理官。”

    “能被自己开创的时代淘汰”

    “这是我的荣幸。”

    林新一语气很是欣慰。

    “不过”志保小姐却若有所思地静静注视着他:“新一,你真的不想再当法医了吗?”

    “我记得当初,就在这家百货商场面前,你在看到有命案发生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冲上去了呢”

    “简直就跟刻在DNA里的本能一样。”

    “额这个”

    林新一又犹豫了。

    但他最终还是嘟嘟啷啷地,像是在说服自己一样,对身边的妻子说道:

    “我的确热爱着法医这份工作。”

    “可这份工作又有什么好的呢?”

    “即便现在的我不用在意收入,但这份工作依旧脏、累、臭、加班多”

    “每天深夜回到家里,想要牵你的手,都得先用香菜和沐浴露把自己的手搓掉一层皮才够。”

    林新一没有夸张。

    这工作很糟,简直是糟透了。

    他明明有无数其他的选择,为何偏偏要做这种工作?

    道理似乎是这个道理。

    可就在这时

    “死、死人了!”

    前方百货商场旁的小巷,突然传来了一阵惊叫。

    许多人惊恐地逃离,亦有许多人好奇地围去。

    “有命案?”

    林新一微微一愣:

    虽然柯南犯罪系统一直在良好运转,但受限于工作原理,即便是看似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也无法预测所有命案。

    它能预测的只是有预谋的故意杀人。

    冲动杀人、抢劫杀人、意外死亡等等类型的案件,都属于只有上帝才能预测的范畴。

    所以尽管这两年命案率大大减少,但在东京这个人口千万的大都市中,命案依旧不是什么很难见到的新鲜玩意。

    “我去看看!”

    察觉到那边的确有命案发生,林新一便下意识地冲了过去。

    “哎,真是的”

    宫野志保有些好笑地叹了口气:

    “还说不想再当法医呢。”

    她嘴角微微翘起,也加快步伐跟了过去。

    只见那巷子里的确躺着一具尸体。

    尸体体表遍体鳞伤,一时也分不清是被人打出来的,还是从楼上摔出来的。

    到底是他杀还是自杀,还得让法医来判断。

    “大家让让。”

    “让我来看看。”

    林新一戴着墨镜,积极地向前挤去。

    可就在他习惯性地挤出人群,准备下意识地靠近尸体的时候:

    “等等!”

    “先生,你干什么?”

    有人拦住了他。

    是一个身着三色制服、闻讯而来的年轻巡警。

    他不由分说地将林新一拦在案发现场之外,还十分警惕地打量起林新一的相貌身形。

    因为柯学墨镜的加持,他并未认出林新一的身份。

    于是。只听这年轻巡警语气严肃地喝道:

    “这位先生,请别破坏案发现场好吗?”

    “哎?”林新一微微一愣。

    然后他才有些无奈地反应过来,自己现在不是警察,而是闲杂人等:

    “警官,我不会破坏案发现场的。”

    “其实,我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侦探。”

    “让我帮你们勘察一下现场,或许能更早地找到真相。”

    “侦探?”年轻巡警竟是笑了:

    “先生,您是不是刚从国外回来?”

    “我们警视厅现在有能力自己破案,早就不需要侦探帮忙了。”

    “而且,如果您也是相关从业人员的话”

    他还一本正经地向林新一科普:

    “那您应该清楚,除相关公职人员外的个人,是没有刑事调查取证的权力的。”

    “您就算真能帮我们找到证据、查出真相,那也是十分严重的程序违规。”

    “到时哪怕能抓住凶手,甚至让凶手在您面前当场认罪,他事后也是可以请律师辩护,在法庭上当场翻供的。”

    “所以”

    年轻巡警很有礼貌地劝道:

    “侦探先生,请离现场远一点。”

    “别给大家添麻烦了。”

    “”林新一一阵愣神,最终却是笑了:“哈哈”

    “好,这样很好。”

    在巡警诡异的目光之中,林新一乖乖地站到一边。

    然后没过多久,远处便隐隐传来一阵警笛的嘶鸣。

    警视厅的出警队伍,很快就赶到现场。

    带队的自然是搜查一课的刑警。

    随后的则是鉴识课的法医和痕检。

    里面没有一个是林新一的熟人。

    来的不是毛利兰、不是冲矢昴、不是浅井成实,不是什么有名有姓的主角。

    看他们那略显青涩的面庞,似乎也只是刚从大学毕业两年的年轻警官。

    但那些法医和痕检人员脸上的严肃、认真,还有那股天然自信的良好精气神,却一点也不输那些名侦探。

    “有他们在,就够了啊。”

    林新一悄然站回到志保小姐身边,欣慰地向她感叹。

    现在的鉴识课很靠谱。

    或许,他该走了?

    “汪汪汪汪!”

    现场突然响起一阵犬吠。

    一只刚刚从警车上跳下来的黑背警犬,突然兴奋地挣脱了训导员的牵引,甩着尾巴跑了过来。

    它一头撞进了林新一怀里。

    又冲着他的脸一阵狂舔:

    “凯撒?!”

    林新一高兴地摸起这只大狗的脑袋:

    “这次来的是你啊!”

    他知道凯撒还算年轻,应该还在服役。

    “真是好久不见了。”

    “汪汪汪汪!”

    凯撒激动地回应着他的抚慰。

    舌头又噌噌地舔出一脸口水。

    “哎?怎么搞的”

    警察们一脸好奇地围了过来:

    “凯撒可是我们鉴识课的王牌。”

    “它怎么会突然不听命令?”

    大家都不解地望向林新一,那张隐藏在墨镜下的脸。

    林新一没有回答。

    他只是动容地牵起那条狗绳,又微笑着看向警视厅的大家:

    “这个案子,也让我来看看。”

    “我应该可以帮到你们。”

    “哈?”先前那年轻巡警忍不住凑了过来:“侦探先生,你怎么还想着掺和这起案子。”

    “我都说了,闲杂人等请”

    “不,我不是闲杂人等。”

    “我也不是什么侦探。”

    “其实我最近才收到小田切部长的工作邀请,只要我愿意,就随时可以恢复我的警察身份。”

    “恢复身份?”

    众人微微一惊、面面相觑:

    “先生,您原来也是警察?”

    “是啊。”

    “我原来,不”

    凯撒还蹲在他脚边吐着舌头。

    林新一终于缓缓摘下了墨镜:

    “我一直都是”

    “科学的验尸官。”

    完本感言

    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

    这本书的确没写好,高开低走。

    其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它写得太长了。

    它不该写这么长的。

    我上本书完本的时候,说自己不想再写替身对战,这种让人心力交瘁的东西了。

    而这本书也的确不像上本书那么让我头疼。

    (上本书我从50万字开始,就在按周来请假了)

    写案件看似困难,但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巧妙的构思。

    只需要有耐心去查阅资料,去学习课程,去海量的法医教材和论文中取材。

    只要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故事剧情稍一融合,就能写出一个看着让人不明觉厉的案子。

    所以这本书的创作压力其实不大

    可惜,只有一开始是这样。

    一开始有无数案例可以取材,说是思如泉涌也不为过。

    可我写着写着,写到一百万字之后才发现:

    法医案例虽多,但案件类型其实一共也就那么多种。

    钝器、锐器、高坠、枪弹、缢死、扼死、勒死、溺死、病亡、毒杀、抑制死、精神病

    能写的类型,能卖弄的知识,基本都被我写了个遍。

    再然后要再写案件,就得挖空心思写出新意。

    于是我越写越卡、越写越头大,最终隔三差五就得请假,状态差得像是得了脑残。

    而最糟糕的是,从未写过几百万字大长篇的我,大大高估了自己对长期连载的承受能力。

    前期思路顺畅之时,觉得这本书写几百万字都不是问题。

    所以前期我把主线节奏放得很慢,认为可以放到后面慢慢地写。

    结果

    后来卡文卡得难受才发现,主线我都没怎么推。

    如果直接完本,那就是烂尾。

    于是之后又只能绞尽脑汁地修改主线,一路加速推动剧情,才终于赶在我状态彻底崩溃之前勉强把这本书给写完了。

    这个过程,真的比我想象得要困难百倍。

    我真的很多次想过放弃。

    想过灰溜溜地改行不管。

    说到这

    其实以前的我,是很不喜欢在书里向读者诉苦的。

    尤其是说自己现实里的麻烦。

    因为这些烦心事都是我的事,和书本身无关。写出来没什么好处,只能影响大家的

    可问题是,从业四年,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学生了。

    随着年纪渐长,我才发现,现实的麻烦原来能这么麻烦。

    麻烦得让人痛苦,让人迫切地想找个地方诉说。

    可这些烦心事我却没法跟家人说,也不好跟朋友说,只能在这里向屏幕对面的大家倾吐:

    失眠、头疼、作息紊乱,这还只是身体上的问题。

    家人的不理解才是最麻烦的。

    他们并不支持我做这行。

    因为他们看到了我的心力交瘁,而这个工作也的确像他们说的一样,“没有未来”。

    大学毕业三年,我的同学朋友们都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骨干。

    哪怕混得不是那么好的,也都有一个稳定规律的生活。

    只有我,还在为每天写什么焦虑。

    哪怕是写完了,也还得为下本书能不能火、能不能赚钱而担忧。

    虽然我即便赚不到钱,也不至于饿死。

    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能让家人勉强认可我这份工作,就是因为我能靠写书赚到钱,自己养活自己。

    可如果下本书写不好呢?

    难道要在家啃老?

    20多岁还能啃老,那30岁呢、40岁呢?

    就算我有老可啃,人也不能活得这么没出息?

    这时我才明白,这份所谓的自由职业,其实一点也不自由。

    再加上家人时不时的劝说,所以我也经常会在夜深人静之时思考:

    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或许,我该改行找个稳定的工作?

    这种念头在我因卡文而痛苦的时候,变得尤为强烈。

    我真的不止一次想过放弃,想过转行。

    毕竟我当初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写书能带给我快乐。

    可我却已经开始为写书而感到痛苦了,那又何必再坚持呢?

    我很多次这样问过自己。

    得到的答案是,其实我还是快乐着的

    因为写书的快乐,大部分都来自于别人对你作品的认可。

    虽然我后期写得结结巴巴,但大家还是在陪伴着我,还是在认可着我。

    所以即便我的创作过程十分痛苦,但在把文章发出去,收到大家投票、评价的那一刻,我还是会感到快乐的。

    于是我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围城》里有句名言,“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我想,如果当时我真的没有选择写作,而是选择和同学一样考研、工作。

    那如今在案牍劳形之间,我会不会也会后悔,当初没有为了自己的热爱而放手一搏?

    或许,我的路并没走错。

    我还会和大家一起,继续往下走。

    谢谢。

    谢谢大家陪着我,还耐心地听我说了这么多。

    虽然典故用得有些不恰当,但我的确是现在才知道: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原来是这种感觉

    下本书我还是会写。

    不过要在一段长假之后。

    过去几年,每年春节我都在埋头写书,疏远了家人还有朋友。

    这次我想多休息一段时间,不带包袱地过完这个春节。

    春节之后,我会再回来的。

    新年再见。

您正在阅读《柯学验尸官》的章节:第681章 科学的验尸官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56669/18961778.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