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恐怖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八十章历法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八十章历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明如今十三省区,实控十二省,唯独云南在外未归,其余十二省皆在七月底举行省试,规模空前。</p>

    这也是没办法,从天启年间就开始乱了,断断续续三十来年,不知多少乡县化为废墟,不见踪影,如今朝廷重立,自然要规范起来。</p>

    对于知县的替补,吏部是尽全力反对的,认为这是侵权行为,授予地方自行任官的先例,违背中央集权的方针。</p>

    其实对于左贰官,如通判,县丞,主薄等,吏部倒是不怎么介意,但知县却不行,其毕竟是百里侯。</p>

    “若不授知县,省试何来引人注目?何来吸引人才?”</p>

    皇帝可不惯着王应熊,直接问懵了他:</p>

    “吏部有足够多的进士来授官吗?”</p>

    王应熊只能沉默不语。</p>

    在绍武元年的恩科中,朝廷招录了三百名进士,经过一年半载的观政学习后,基本都分到了地方上。</p>

    但这对于庞大的大明官僚机构来说,远远不够。</p>

    仅在中央六部,五寺,督察院等京官,就超过了两千人,地方十倍计,就是两万。</p>

    当然,真正有坐堂官,即七品以上,则不过三千之数。</p>

    会试三年一次,补充三百人,这显然是远远不够。</p>

    更何况刚走过崇祯年间。</p>

    “陕西省上禀,各府知县挂印而走者,十七人,遇害,或者消失而被代职者,二十三人,偌大的陕西,拢共才百来县,如今空缺近半——”</p>

    “河南,昔日中州所在,户口千万,如今除了归德府,南阳府,以及河北三府,其余都成了白地,空缺达八成。”</p>

    皇帝也是有备而来,直接扔出内阁的统计数据,让王应熊有苦难言。</p>

    “吏部已派了人手,将这群知县接入京城,你就放心吧!”</p>

    王应熊依旧苦闷着脸,沉默不言,彷佛受了伤的笨熊,撅着嘴。</p>

    虎头虎脑的王应熊,已经五十九岁,两鬓如霜,此时却一副倔老头的模样,反而让朱谊汐有些心软了。</p>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玉anapp.c】</p>

    当年杀入四川时,王应熊出任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是妥妥的内阁大臣,后来贬官回家,在四川名望极高。</p>

    想当年征服四川,这老小子第一个投靠自己,毫不介意地担任四川巡抚,一直给自己送钱送粮,充当合格的奶牛。</p>

    这是当时他手底下第一个投靠的ding级文官,意义重大,也是迅速平定四川的关键。</p>

    历史上,他散尽家财,招揽数千人在遵义开府,举荐罗于辛、侯天锡、曾英、王祥,誓死收复四川。</p>

    清军入川后,斩杀来使,弃遵义入毕节,奔走在贵州永宁山中,卒死在毕节。</p>

    独子也死于兵灾,令人唏嘘。</p>

    “罢了,只此一次!”</p>

    朱谊汐妥协了,他叹道:“今次想必是空缺填补许多,日后省试就专任左贰,吏部就负责坐堂官吧!”</p>

    “左贰僚官虽说品阶较低,但也要归吏部管辖。”</p>

    七品以上为官,七品以下为僚,即统称为官僚。</p>

    王应熊抬起头,瓮声道。</p>

    “自然。”</p>

    朱谊汐点头,一口答应。</p>

    王应熊这才回去,脚步有些蹒跚,年岁毕竟是大了。</p>

    “省试,不过是又一场收买民心罢了。”</p>

    摇摇头,朱谊汐觉得口干舌燥,饮起了温茶,心中感叹不已。</p>

    固然是因为官缺严重,实质上却是以官位来收买读书人,以最快的速度平稳天下。</p>

    新政连连,尤其是撤并卫所,不知道冒犯了多少人的利益,官印就是最好的止渴药。</p>

    历史上,满清对此用的炉火纯青,大肆开放卖官鬻爵,只要有钱,就能当官,根本就不用考取。</p>

    例如李卫,就买了个员外郎,从五品官,至此就踏上了仕途。</p>

    如果在明朝,亦或者以前的年代,如汉灵帝,那得被骂死,但在清朝就是圣明不过皇上。</p>

    当然,这也是清朝想得通透,历年来造反成功的,都是有士绅的支持,不然都不长久。</p>

    既然如此,何不把这些有钱人吸入朝中,那么地方自然就没有造反的,毕竟都是自己人了。</p>

    至于底层百姓的死活,与我何干,只能朝廷能够万年就行了。</p>

    “陛下,朝鲜发来喜报。”</p>

    田仁一路小跑,急匆匆而来,捧着奏疏。</p>

    “好,吴三桂不错。”</p>

    一展开看,朱谊汐脸色一喜,赞叹了一句。</p>

    随后他又思虑起来。</p>

    洪承畴这厮在朝鲜布阵,果然是只老狐狸,只能以力破巧,决不能跟他玩阴的。</p>

    “传喻给内阁,让朝廷拨银圆三万,粮五万石,一起运往朝鲜。”</p>

    一旁的宦官应声而去。</p>

    这时,田仁注意到皇帝额头出汗,不由得令人上了杯冰镇酸梅汤,然后体贴的上前:</p>

    “陛下快歇歇,莫累着了,这大夏天的,您的注意身子骨。”</p>

    “没事。”喝了一杯冰镇的,朱谊汐浑身热气直接消散。</p>

    舒爽。</p>

    “接下来还有谁?”</p>

    “爷,还是歇歇吧!”田仁劝道。</p>

    “人家也等了几个时辰了,大夏天的,还是都见了吧!”</p>

    犹豫了片刻,朱谊汐否决了这个提议。</p>

    大夏天的虽然做事不舒服,但将心比心,人家在外等了大半天,或许就是为了见上一面。</p>

    这一推,某些事就得延迟数日,或者数月了。</p>

    “是!”</p>

    很快,一个身着官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直接跪下:“钦天监监正,戈继武,叩见陛下。”</p>

    “起来吧!”</p>

    朱谊汐轻声道,目光投向了其人。</p>

    钦天监在明清都是世袭官,在皇权天授的时代,其地位不言而喻。</p>

    戈家连续三代有人担任钦天监监正,可以说是专家了。</p>

    “崇祯历书还在吗?”</p>

    “禀陛下,崇祯历书被汤若望带去了关外。”戈继武一愣,忙道。</p>

    “什么?”</p>

    朱谊汐一惊,愤怒道:“这汤若望,真是该死。”</p>

    《崇祯历书》是由徐光启主编的天文历书,书中引进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明确引入了“地球”的概念。</p>

    在计算方法上,介绍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在坐标系方面介绍了黄道坐标系。</p>

    可以说,其是大统历最佳的替代品。</p>

    足以让大明在天文学上再次迈入世界一流水准。</p>

您正在阅读《大明世祖》的章节:第八十章历法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5173/21392112.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