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恐怖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二十一章读书人就是贱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二十一章读书人就是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明军终于动了!”</p>

    昆明,滇王府,孙可望抬起头,目光沧桑,又带着一丝阴沉。</p>

    长胡须被梳理的一丝不苟,杂乱的长发变得条顺,脸颊也日趋丰润。</p>

    一旁服侍的宫女,达数十人之多,但孙可望犹嫌不足。</p>

    受封为秦王后,俨然以皇帝自居,甚至规定一切衙署的称谓前都要加“秦“字,建昌的大西朝廷,沦为摆设。</p>

    而最让他遗憾的是,云南没有王府,阉割技术不合格,尝试了许多次后,阉割的男童总是死亡,所以只能戛然而止。</p>

    没有宦官伺候,他总觉得不得劲。</p>

    规模庞大至百人的后宫,让人心里不安生。</p>

    “大王,如今明贼袭来,朝廷内部不稳阿!”</p>

    秦王长史,以丞相自居的杨长知,则焦躁道:“为今之计,只有聚集兵马到昆明,与明贼决一死战。”</p>

    “湖涂——”孙可望虽然享受富贵多了,但到底还保持了几分冷静,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这种想法只能等死。</p>

    “只要出兵守住官道,明军就进不来。”</p>

    宽松的王袍在身,孙可望保持着端庄,但前胸后背的冷汗,却让他怎么也不舒服,即使那是来自于苏州的绸缎。</p>

    “让白文选带领兵马,去往曲靖,一定要守住官道,只要熬过了夏天,秋雨一来,明军自然就会败退。”</p>

    当年朱元章的三十万大军,就是突破曲靖后,席卷了云南。</p>

    普安入黔旧道(也称为东路、普安路)通称湖广普安路,是明时云南联系中原内地最主要的的道路。</p>

    在明初,朱元章征发数十万军户,修建了这条从贵州抵达云南的官道,沿途设置了一系列的千户所,军屯。</p>

    也因为这条路,永乐年间设立贵州省,所以贵州的主要人口基本上分布在官道附近。</p>

    从昆明到曲靖,通往贵州的安顺、贵阳,入湖广境内,再经晃水驿、便水驿达沅州(今止江县),从云南至沅州共1890里。</p>

    孙可望抬起头,看着这显赫而富贵的秦王府,一时间有些失神。</p>

    从米脂开始,流浪了10余年,终于在云南站稳脚跟。</p>

    迫于明军的压力,他竭尽全力的扩充军队,增产物资。</p>

    命十余万俘获的蛮军、明军屯田,年入三百万石粮;增设商税,鼓励茶马古道,年入百万两;削弱土司,征调物资钱财充实王府,导致积累近千万宝石、皮草。</p>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玉anapp.c 换源app】</p>

    其他的像鼓励耕种,兴修水坝,就如同义父张献忠那样,听文人的话,只要是读书人诚恳的意见,他都会去做,再去学习一些明军的政策,成了大杂烩。</p>

    可是,就算是他百般努力,使得云南大安,但就在去年,他举行的恩科中,一百个名额,连一百个考生都凑不齐,让他颜面大失。</p>

    “明朝就那么好?”孙可望眼中满是不解,呢喃着:“就算是送女人,送银子,他们也不要,也不想做官,只想着那几百里外,在贵州的明军。”</p>

    “读书人,是真的贱。”</p>

    骂了一句,孙可望不顾杨长知的脸色,心疼道:“大开府库,让那些藤田的军户们歇歇,穿上铠甲,拿起武器,跟我一起去打明贼。”</p>

    “大王,那些屯户以前是明军……”</p>

    “那有什么,我义父以前也是明军,不也照样杀光造反?”</p>

    孙可望沉声道:“我算是看明白了,读书人心眼多,只有那些武夫们才可靠。”</p>

    “告诉那些屯户,老子一人给他们分五十亩地,等打败了明军,再分五十亩,准许他们自由——”</p>

    杨长知惊呆了,结巴道:“大王,这可是咱们所有的田了。”</p>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p>

    孙可望咬着牙道:“等到咱们败了,那就一无所有,还不如将地先给分了。”</p>

    “建昌那里,需要通知下吗?”</p>

    “我这里都是明军,建昌那里岂能苟活?怕是川兵早就准备齐全了,或者已经下手了。”</p>

    孙可望的一番动作,可谓是震惊的整个昆明。</p>

    数十万人动容,人们皆欢欣鼓舞:</p>

    “王师要来了——”</p>

    商人们需要湖广、江南的货物;读书人想要参加科举;士绅们盼望着太平上进。</p>

    唯独农夫们比较平静。</p>

    无论是朝廷,还是秦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统治阶级,都要缴纳赋税,谁也逃不了。</p>

    数年积累,一朝迸发。</p>

    秦军中,计骑兵三千,饱受训练老兵精兵三万余人,普通步卒十万,蛮兵两万,合计十六万,对外宣称三十万。</p>

    而为此,孙可望征发二十余万民夫,运送军粮物资。</p>

    白文选先提精兵两万,步卒三万在前,镇守门户昆靖。</p>

    孙可望稍后即率剩余兵马在其后,以为压阵。</p>

    却说,在贵州,经过一年半的屯田,岭南的资助,贵阳积累粮草百万石,足以发动一场战役。</p>

    朱勐早在去年就上告了朝廷,在夏收后,即六月初,收复沦陷多年的云南。</p>

    此次,朱勐调动明军十万,其中三万精锐,两万步卒,一万蛮兵,以及从广东、广西征发而来的三万步兵。</p>

    兵力约十万左右。</p>

    相较于孙可望的倒是不足,但优势却在于骑兵,超过五千人,都是一人双马的精骑。</p>

    而,即使是朱勐百般用力,也只是让贵州征发徭役十万人转运粮草。</p>

    可以说,此时朝廷旗下的控制人口只有百余万,这点徭役几乎让整个贵州青壮奔走于道。</p>

    “此战后,某必定奏请陛下免除贵州三年赋税。”</p>

    朱勐做出了保证。</p>

    而作为贵州总兵,李定国则对于孙可望如此庞大的军力,感到不可思议,头疼道:</p>

    “云南遍地都是关隘,骑兵用处不大,咱们这次定然要速战速决。”</p>

    “虽不知孙可望从哪来弄来的那么多兵马,但几年来不经战阵,定然不如我军。”</p>

    朱勐看着沉思中的李定国,笑道:“而且别忘了,云南人心在明,而不在孙,这是咱们最大的优势。”</p>

    民心这玩意,李定国倒是不感冒,军心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p>

    “黔国公明日就到,你莫要迟了。”</p>

您正在阅读《大明世祖》的章节:第二十一章读书人就是贱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5173/21392155.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