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恐怖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五十四章大明纸钞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五十四章大明纸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与其用粮票,陛下何不用宝钞?”</p>

    吕大器直言道。</p>

    “宝钞还能用吗?”</p>

    一旁的阎崇信忍不住说道,语气中满是遗憾。</p>

    吕大器脸色突兀地就红了,嘴唇动了动,到底没有说出话来。</p>

    朱谊汐则摇摇头,问道:“按照常理来讲,金人,南宋,都曾大量发行过纸钞,只有等王朝摇摇欲坠时,纸钞才跌破,无人敢用。”</p>

    “而我国自洪武年间发行,宝钞就一日不如一日,这是何等缘故?”</p>

    元、宋等朝,纸钞崩溃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滥发的缘故。</p>

    而明朝则不一样,因为洪武皇帝的原因,对于发行纸钞一直持有稳妥态度,所以并没有滥发。</p>

    大明朝廷反而在宣德正统年间,不断的回收宝钞,停止印钞来稳定宝钞。</p>

    仁宗时,甚至允许商人们用宝钞来买盐。</p>

    商税也用宝钞来交纳,甚至规定只能用宝钞。</p>

    这样一来,甚至因为课税的原因,某些商人不得不用金银交换宝钞来纳税。</p>

    可以说,为了用好宝钞这个牌,明朝可谓是用尽了全力。</p>

    无他,宝钞实在是太爽了,一块银能当十块花。</p>

    “我朝宝钞遵循前元、南宋之规矩,为了防止民间盗印,殚心竭虑地制作宝钞。”</p>

    张慎言叹道:“没有滥发,也无乱用,可是宝钞却不断下跌,套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擦屁股都嫌硬。”</p>

    “那问题出在哪?”</p>

    皇帝也疑惑了。</p>

    能交税,能防伪,还没有滥发,这么好的纸钞,百姓们怎么不接受呢?</p>

    “老臣也思量多时,近些时期比较了历代宝钞,终于寻觅到了一点踪迹。”</p>

    这时,吕大器则满脸认真,忍不住的透露出一丝得意。</p>

    “哦?”这下,皇帝来了兴致,问道:“这是何故?”</p>

    “启禀陛下,老臣仔细比对,终于觉察我大明宝钞发行之弊。”</p>

    吕大器先是拱手,然后沉声道:“唯一的区别在于,金人,宋人,都设有金银库,允许百姓自由兑换,而我朝则无。”</p>

    “永乐年间,户部尚书夏原吉曾建议印制永乐朝的新式宝钞以取代洪武宝钞,提供十足的白银准备金让百姓兑换,但却不了了之。”</p>

    “所以,因为宝钞兑换不了金银,所以江河日下,百姓也不乐意用了。”</p>

    这话,简单明了的说明了缘由。</p>

    北宋的纸币交子,一开始发行就设有铜钱准备金,供百姓随时兑换纸币。南宋的纸币会子,政府提供铜钱,甚至金银,给百姓兑换。</p>

    金朝和元朝发行纸币交钞时,政府都在各地方(各路)设置交钞平准库,储备金银,给百姓兑换。</p>

    朱谊汐这才恍然。</p>

    原来是朱元章玩砸了。</p>

    宋元时期的纸钞,锚点是铜钱和金银,甚至于二战期间,大部分国家的货币其实只是兑换卷,锚点是黄金。</p>

    而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章非要玩一把信用货币,考验一下人民对朝廷的态度。</p>

    这还用说,封建时期的王朝哪还有信誉可言?</p>

    朝令夕改可不是玩笑话。</p>

    朱元章是个犟脾气,你不用,他非得逼你用。</p>

    宁死不改。</p>

    等到了永乐年间,朱棣是靠造反获得的皇位,自然是拥护朱元章的政策,到了后期更是成了祖制,无人敢动。</p>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玉anapp.c 】</p>

    你说好好的萧规曹随不行吗?非得标新立异,玩空手套白狼。</p>

    “你的意思,是效彷前朝,各省设置金银库,允许百姓兑换宝钞?”</p>

    皇帝来了兴致。</p>

    “陛下圣明。”吕大器兴奋道:“如今更适宜发行新的宝钞。”</p>

    “粮票试用两年,民间已经接受纸钞,如今再若发行,允许兑换金银,百姓们必然乐意接受。”</p>

    “朝廷哪有那么多的白银?”</p>

    这时,阎崇信则起身,不乐意的说道:“我朝自古以来就不盛产金银,民间所获得的金银多来自于海外,把柄握在他人之手,这是祸端。”</p>

    “如今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金银极多,哪里称得上祸端把柄?”吕大器反驳道。</p>

    这话倒是不假。</p>

    从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海外的金银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尤其是大航海时代开启,加上隆庆开关,白银大量的涌入,以至于江南地区白银贬值了。</p>

    “陛下,粮票之所以畅行京畿,就是因为百姓随时可以去兑换粮食,如果宝钞也能随时兑换,那必然也能流通。”</p>

    这个时候,内阁几人都意识到,张慎言这厮,果然奸诈,最后的目的竟然是发行纸钞。</p>

    而且皇帝还心动了。</p>

    “惜哉,朝廷手中并无金银矿山,不然何来缺钱之忧?”</p>

    朱谊汐感叹道。</p>

    要是手里握着矿山,那岂不是想印多少是多少?</p>

    “陛下,国内金银欠缺,但是朝鲜日本却未必缺乏,老臣听闻日本多银山,所以海商才乐意去往……”</p>

    “你的意思?”</p>

    皇帝看向了赵舒,兴致颇高。</p>

    难道这位首辅想要打仗?</p>

    “可与日本国王商议,每年用一定的东西换取金银,如此朝廷不就每年都会有金银了?”</p>

    赵舒开口道:“这可远比开山划算。”</p>

    “没错。”阎崇信附和道:“我大明天朝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日本国小民乏,想必是有求于我,用一些东西换取金银,想必其不会拒绝。”</p>

    “可以去试试。”</p>

    朱谊汐想了想,他本来想用战争来解决。</p>

    但却意识到,日本的银山在其战国时期就开采的差不多了,自己就算是夺过来,也不过是吃点残羹剩饭。</p>

    未知的矿山他哪里知道。</p>

    “对了,朝鲜多山,虽然耕地不多,但古语有云,有得必有失,其矿山必然众多,兴许也些金矿银矿。”</p>

    朱谊汐忽然意识到,朝鲜也是块宝地,后世听说其多金山,这必然不是假的。</p>

    “陛下所言甚是。”</p>

    这瞎猜的玩意,众人也不打破,只能应付。</p>

    “对于宝钞的发行,大家也同意了,可不能耽误了。”</p>

    吕大器忍不住说道。</p>

    “那就试行吧!”</p>

    皇帝点点头,目光回到了吕大器身上,说道:“先在京城试试看再说。”</p>

您正在阅读《大明世祖》的章节:第五十四章大明纸钞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5173/21392199.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