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恐怖 > 蜀汉我做主 > 第524章 朝会:刘封为大汉丞相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524章 朝会:刘封为大汉丞相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禅找上刘兰,企图影响邓艾,这个想法很阿斗、很天真。

    在汉末三国这个时代,女人要想影响到朝堂决策,影响到男人的判断,那基本不太可能,除非这个女人拥有极强的能力。

    比如吕雉、邓绥两个太后,身份超然,又有政治能力,但很显然,刘兰不过是一普通的妇人,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真细说起来,她之所以在邓艾心中留有位置,除了当年长坂坡共患难的一份情谊外,还有刘封对邓艾的恩义在内。

    邓艾年少之时,随刘备大军南逃,要不是遇上刘封,母子两人很有可能命失在乱军之中,这些遭遇在邓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邓艾一直跟着刘封的原因之一。

    黄皓给刘禅献了一个狗头主意,胜过陈祇一筹,成为刘禅跟前最信任的人,借着这一份宠幸,黄皓被提拔为中常侍,并开始在江阳郡的老家敛财起来。

    当然,&bp;&bp;出于谨慎起见,他现在还不敢公开收授贿赂,&bp;&bp;只能先让过继的儿子黄鹏代收,&bp;&bp;对于蜀汉来说,&bp;&bp;黄皓的存在,就是一颗毒瘤。

    这些发生在成都朝堂的事情,&bp;&bp;均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

    刘封于汉中坐镇,协调北线的各路将领,魏延、姜维、王平三将随后被刘封召集到南郑,&bp;&bp;总结这一次北伐的得与失。

    这三个蜀汉的知名将领,现在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原因就是北伐了好几个月,&bp;&bp;几乎没得到什么好处。

    可以预见,要不是刘封在后期赶来,汉军的损失还会更大。

    蜀汉军中,&bp;&bp;魏延有五虎之后第一将的名头。

    这一次北伐,&bp;&bp;魏延因伤势未愈,&bp;&bp;错过了机会,这让他懊悔万分,&bp;&bp;看着魏延猛拍大腿的神情,刘封心中倒是畅然。

    要是魏延真的跟着诸葛亮北伐,&bp;&bp;现在说不定已经身首异处了。杨仪虽然被刘封杀了,&bp;&bp;但谁又知道,&bp;&bp;魏延这高傲的性子,会不会再有一个新杨仪出现。

    姜维脸上有些羞愧,他在陇右与河西的魏军赵俨部对峙,&bp;&bp;战绩有些拿不出手,&bp;&bp;这是因为魏军中充斥了更多的胡骑,行军速度远超过以步卒为主的汉军,&bp;&bp;姜维虽然在具体指挥上能够占得先机,&bp;&bp;但每次都是刚获得小胜,&bp;&bp;就被增援来的魏骑给打乱了部署。

    “伯约,你不用着急,&bp;&bp;陇右汉军最紧要的事情,&bp;&bp;是尽快的操练出一支可以胜过胡骑的汉家骑兵,有此功劳,&bp;&bp;你居功至伟。”对姜维这样的战绩,&bp;&bp;刘封倒没感到什么惊讶的地方。

    综合历史来看,姜维在战术指挥上的能力出众,&bp;&bp;但大局观上还有欠缺,这也是诸葛亮之后,姜维几次北伐都是先胜后败的原因。

    姜维感激的朝刘封点了点头,他已经下定决心,不在陇右和河西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来,就决不再回荆益两州。

    “好了,伯约在陇右、子均在汉中,文长在东三郡,接下来的大汉北线防御,就要交给你们三人了,记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守住大汉的疆土,要是相互猜忌,就会给敌以可趁之机,我希望,下一次能听到你们收复河西、收复陇右、收复关中的好消息。”

    谷鬡刘封当着魏、姜、王三员大将的面,殷殷嘱咐自己的期许。

    这一次到汉中、关中,是刘封又一次的千里驰援,细算起来,他已经有好几次在荆州和汉中之间来回奔走的,这样的情形刘封希望,在他完全掌握军权之后,不要再有了。

    魏延枣红色的脸庞更显潮红,他心里隐隐觉得,刘封这句提醒,是专门说给他听的,&bp;&bp;因为他曾经向诸葛亮提议过,从子午谷奇袭长安,只是后来被诸葛亮给否了。

    王平脸上倒是淡淡,&bp;&bp;喜怒不形于色,不过,&bp;&bp;刘封在早先提醒他注意傥骆谷的布防,王平听进去了,他准备接下来重点在兴势和黄金谷一线,多筑围督,以防备魏军的南侵。

    汉延熙二年,元月二十日。

    就在刘封调整北线布防的同时,蜀汉朝堂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召开大朝会,这也是诸葛亮拖着病体回来联络了朝中重臣后作出的决定。

    开始时,蒋琬、董允等人还想要劝一劝,他们已经习惯了诸葛亮作主的日子,但在看到诸葛亮消瘦不成样子的容貌、看到黄月英凌厉警告的眼神后,蒋琬几人退缩了。

    以前,有诸葛亮的坚持,他们可以说上几句话。

    现在,诸葛亮很明显已经放弃了,那他们再说什么,就是想用所谓的忠义绑架于人,这样的事情很不道德。

    蜀汉朝堂上,和诸葛亮同期的老臣,已经寥寥无几,有数的几个,如李严等,比诸葛亮还要早早辞官。

    随后,在诸葛亮最后一次主持朝政的朝会上,尚书台正式通过决议,任命刘封为丞相,费祎为尚书令,两人共同主持朝堂军政事务。

    刘封为相,这是诸葛亮的提议,费祎为尚书令,则是朝堂诸臣在坚持之后的方略,主要是考虑到刘封军政一把抓,需要时时征战在外,而朝堂上的事情,又需要有人来处理。

    费祎能当尚书令,其背后除了有诸葛亮、刘封的支持外,还因为其有蜀郡人氏的背景,费祎的族父费观,是刘璋的妻弟,谏议大夫费诗,也是费家同族。

    对于刘封继相的任命,蜀汉朝中重臣和官员,表现出了高度的赞同,除了一、二个嘴炮王者外,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战场上,一次次残酷的败仗,无形中是在警告他们,蜀汉国内,没有谁比刘封更合适当丞相,要是换了别人,生怕汉军溃败在即。

    内政上,刘封在荆州、交州取得的巨大胜利,也在告知朝臣们,跟着刘封有好处捞,有财帛赚,有到富裕郡县当官的机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这一点刘封看得清楚,诸葛亮也看得清楚。

    在朝会通过了刘封的任命之后,他在黄月英的陪同下,来到锦宫中向皇帝刘禅辞行,接下来,诸葛亮准备前往江陵,好好的安享天年,有机会的话,和庞统等一众老友相聚。

    言情

您正在阅读《蜀汉我做主》的章节:第524章 朝会:刘封为大汉丞相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499/20424890.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