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诱卿归 > 第42章 长安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42章 长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言毕,姜凝起身便要离开,便又听成王略有沉哑的嗓音自身后传来,“说来倒也巧,旧日里听老嬷嬷言,我和妹妹的胸口处皆有一颗红痣,位置偏左。“他顿了顿,而后又道:“阿凝姑娘想必也有……”

    姜凝闻言蓦地一僵,下意识便捂上了胸口。

    这般隐私的部位,成王断断不该知晓的。

    她的心口仿佛被猛地揪了一下,静默了许久,她到底是抑制住了心头的涌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平缓和平常无异,“成王殿下认错人了。”

    话声落罢,也不待成王再说什么,她便步子有些急促的出了门。

    成王怔在原地,只是低头瞧着那块玉佩,眸间神色却有些复杂。

    他既欣喜双生的妹妹还活着,却又有些惊惧背后之人的心思歹毒,竟连一个女婴都不放过,不仅在背后掉了包寻了一个相似的,更连胸口的那颗痣都仿了去。若非亲近之人,断不会知晓如此细节……

    回到屋子里,见四下再无他人,姜凝坐在桌几旁,猛灌了一杯清水后,心绪这才稍稍安定了几分。

    那枚玉佩和胸口处的痣,以及成王的态度,都在告诉她,此事并非无中生有。更何况,如今的她不过是个再寻常不过的人,又有何利用价值?!断不值得成王在她的身上,花费这么多的心思。

    她当真是如何都没想到,她竟会在一夜间突然多了这么多的亲人……

    可细细想来,此事也并非全然无迹可寻。幼时,娘亲待她虽好,可于那份亲近中却总是带着一分不易察觉的敬爱,像是中间隔着一层什么。即便她幼时总是顽皮胡闹,娘亲却也从未厉声责罚过她。

    她脑中倏然闪过一个荒唐的念头,或许多年前的那场变故,也并非只是偶然。

    她尤记得,那时娘亲将她和哥哥送去了婶母那里,而后便没了消息。

    有人说她娘亲是遇了劫匪凶多吉少,她听到后,哭着要回去寻娘亲,可婶母却从未让她回去过,只是哄她说,娘亲去了很远的地方,要很久之后才会再回来。

    她那时竟也没有多疑,也是过后几日,她的婶母偷偷带着她回去时才发现,她的娘亲竟早已悬梁自尽了,可屋子里却明显有被人翻过的痕迹……

    当时虽报了官,可却也是于事无补。她那时太小,安葬好了母亲后,她便随着婶母一家生活,而后哥哥参军入伍,而她也因着和叔父姊妹的矛盾,流落在外,最后辗转入了靖阳侯府,成了老夫人身边的一个侍女……

    思及此,她忽而有股冲动,想要再回泽州去瞧一瞧,当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她的娘亲又为何会无端被人杀害。

    或许,在回去之前,她该去见一见姜唤。依譁

    许是历了一世,她今生便格外想要那无拘无束的自由。她可以不被任何人所牵绊,不被任何人所束缚,她的一生会完全的属于她自己,去做她想要做的一切……

    她知道,若是她认了和成王的关系,他一定会将她带回大魏。

    姜凝一时有些忡怔,此时心有却忽而有些惴惴,不知成王所说的子时会放她走这句话,到底还作不作数……

    夜色渐浓,云雾沉沉浓浓在空中渲染铺开,眨眼间便到了子时。

    白日里原本热闹的客栈,此时也不由彻底静了下来,万幸,她虽被人绑到了大魏,可是她的包裹还在。她将那些银票塞在了怀中,怕人起疑,便将那包袱丢在了床榻上。

    万籁俱寂,姜凝轻手推开了房门,小心翼翼的出了门。

    守门的侍卫果然如约定般的被支了开,不见一个人影,姜凝心头不由暗暗思忖,只觉得这未免也太刻意了些。唯恐又生事端,她出了客栈的院门,便要离开,谁知一抬眼便和成王打了个照面。

    他似乎早就等在了此处。

    姜凝心头一咯噔,却也还是顿住了步子,瞧着成王出声问道:“成王殿下还有何事?”

    夜色寂寥,成王穿着一身暗色袍子,眸中眼波微动,“母妃虽后来又生了含依,可却从未忘了你。母妃不顾众人非议,甚至还在宫中为你供奉了往生牌,每年的六月十三,母妃都会为你彻夜诵经。”

    “父皇虽沉默内敛,未曾说出什么,可他却也是惦念你的。”

    “还有外祖母,外祖母如今年事已高,却也还会记得除了含依外,她还有一个外孙女,给含依备什么东西时,都会多备一份给你。”

    见成王说这么一通话,姜凝一时有些猝不及防。

    成王间姜凝眼底似有松动,眸间愈发幽深,“阿凝,母妃的身子一直不大好,你多少都该回去陪陪母妃,让她见见你……”

    听成王这般说,姜凝心头却忽而有些发酸。

    恍若又想起了在婶母的家中和靖阳侯府时瞧见过的情形。

    她的阿姐因打翻了家中的古董,她的婶母气的直接打了阿姐的手,又罚她闭门思过,可夜里却还是会偷偷去看阿姐,送去了阿姐喜欢的吃食。

    还有靖阳侯就算再一板一眼严肃周正,却也会将女儿抱在膝头温言相呵,给女儿带各种稀奇的东西来哄女儿开心;侯夫人就算再精明,可在对待儿子时,却也是极尽温柔,给他他想要的一切。

    可她,却只有她自己。

    这种关怀是她从不敢去想的。

    她那时便想,感情并非生命的全部,没有这些她也可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可如今……

    “宫中素来波谲云诡,人心各异,难道阿凝就不想知道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着一切吗?”

    这话却说得姜凝一愣。

    “随我回去!”

    姜凝抬眸望着成王的眼瞳,还在恍惚间,便听有脚步声传来。她侧头去瞧,见是四公主的贴身婢女迎秋,一时有些意外。

    如此深夜,却撞见了一男一女在树下独处,迎秋更是又惊又怕,吓得连忙跪在了地上,“殿下赎罪,奴婢是无心的,奴婢不过是想着近来公主有些睡不安稳,便想着去瞧一瞧,求殿下赎罪,奴婢什么也没看见。”

    姜凝心头不由一声喟叹,上前将迎秋搀了起,“你误会了,我也不过是和殿下偶然撞见,公主既睡不安稳,那我与你一起去守夜便是。”

    话至此,姜凝对着成王微微行了一礼,而后便与迎秋一同折了回去。

    翌日一早,天边才开始泛白,一行人便又上了路,马车上,想起昨晚所见,迎秋到底还是没忍住,将姜凝夜里私会成王一事,添油加醋的说给了四公主。

    四公主听后目光登时便多了几分凌厉,当即嘴边便不由狠狠地骂了一句,“招蜂引蝶,不知羞耻!”

    没想到长着和叶含依一样的脸,做起事来竟也是如此的不知检点!不过是个小小的婢女竟也妄想攀附主子,简直是做梦!

    姜凝是娴贵妃赐给四公主的婢女,表面上她自是也要随时侍奉在四公主身边的。路上没有客栈又不途径村庄的,一对人马便会在树下歇下,简单的吃些事先早已备好的干粮。

    而四公主见姜凝不顺眼,自是随意一桩小事都能来拿捏姜凝。今日便是嫌水袋里的水太凉了,便斥责姜凝照顾不周,当下便要罚她跪地认错。

    可谁知,成王却忽而来了,竟以此为由,直接便将姜凝要去他的身边,还美曰其名,替她管教婢女。

    成王做事素来稳重,如今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执意偏袒一个婢女,这让四公主的脸色一时有些挂不住,气的她登时便又钻回了马车里。

    她还在马车里咬着胡饼,却忽听一道清冷的声音从车帘外传了来,“如今公主虽来大梁和亲,可所嫁之人却还未定,公主若是再如此胡闹,本王怕是也难以在大梁皇帝的面上说上话了……”

    四公主如何听不出这当中的暗意,他这是在以她的婚事威胁她,四公主心头的怒火虽旺,可也知道她这五皇兄是如何都开罪不得了,当下不得不低了头,

    她一只手用力的捏着胡饼,忍着声道:“皇兄说的是,芷依记下了。”

    如此四公主对姜凝虽是不喜,却也不敢再多刁难了,只是有时还是忍不住的会阴阳怪气的指责几句,却再也不敢责罚了。

    一路上很是顺利,倒未曾碰见什么曲折,终于在五日后,到了大梁的都城。

    马车缓缓驶入了长安城,早有使臣恭候在此,这些繁文缛节自是不必公主来应付,一时倒也省了许多事。

    马车上,听着街上往来不绝的喧闹声,四公主的心绪仍有些不佳。

    两个贴身侍女迎秋和盼秋见此,不由相觑了一眼,而后其中一个便轻轻掀开了车帘一角,望着长安街头的景致,话声中多了几分雀跃,“公主快来看看这长安城的景致,简直比咱们那里还要热闹!”

    四公主神色有些恹恹,“不过就是寻常的市景之象,有什么可看的!”

    盼秋附和道:“就是,待公主嫁入东宫,日后便会母仪天下,普天之下还不都是公主的!”

    盼秋为四公主备了茶水和糕点,而后复又说道:“昔日在大魏,百姓都言几个公主中三公主最是好福气,嫁给了英勇无双又才情甚高的广平侯世子,如今公主要嫁的可是大梁的太子,不知比那广平侯世子身份高出了多少去!”

    迎秋亦附和着,“可不是,听闻这位太子丰神俊朗,不仅和公主年岁正当,更是沉稳有度,在大梁可是远近闻名。众人听得太子这一名字,可谓无人不对其敬佩。”

    听着这一唱一和的夸赞之词,四公主眼底的那抹不悦淡了几分,她随手拈起一块花糕,放在口中抿了抿,心头的阴霾也散去了几分。

    在大魏,二公主姿色过人,三公主才情出众,六公主备受盛宠,她反倒没有什么值得被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如今来了大梁,倒也未尝不是一桩坏事。

    她索性也想开了,来都来了,既然不能改变,她何不寻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她在大梁,代表的可是整个魏国,谁敢轻视她?!

    这花糕有些甜腻,四公主接过了盼秋递来的热茶,唇边笑道:“你们如今连太子的面都还没见过,如何竟开始为太子说起话来了?”

    迎秋十分伶俐的陪着笑道:“才不是奴婢为太子说话,奴婢说的可都是事实,今晚大梁皇帝便会在宫中设宴,四公主今晚便可以瞧见了……”

    魏国和亲的使团被安置在了长安城最大的一家驿馆内,此驿馆占地数十间,虽不比皇宫华丽,却也是五脏俱全,园子里开着各色的花,微风吹拂,即便在屋子里都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景色可谓十分宜人。

    驿馆距皇宫的距离并不算远,乘着马车不过也就是半柱香的时辰,傍晚为了表示对魏国使团的尊重,昌义帝特意在宫中设了宴席,邀请一众贵戚和百官参加。

    驿馆内,四公主坐在铜镜前,任由两个婢女上着妆。

    四公主如今的年岁也不过十五六,正是豆蔻枝头最娇艳的一朵花,她生得面颊略圆,眼梢微微上扬,虽不如六公主那般貌美,却也是有几分姿色在身的。此时,她换上了一身杏黄的衣裙,发间簪着攒金步摇和珠花,倒也显得甚为活泼可人。

    打扮妥当后,便随着成王和兆惠将军及几个侍卫一同入了宫。

    宴席设在明春殿,四公主一路进去时,瞧着大梁皇宫的金碧辉煌,一时不由有些看花了眼。若是大魏是宏伟宽阔不拘小节,那么大梁则是诗情画意轻易绵绵了。雕梁画栋,石雕玉阶,各处都比大魏多了几分柔美之意。

    一行人随着宫侍的指引进殿,落了坐。

    此时陛下和太子还未到,四公主坐在桌几旁,瞧着那大梁女子长及拖地的衣裙,不由觉得有些新鲜。再一看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和宫妃,不由有些发笑,这一点倒和大魏很是相像,都在费心费力的争宠。

    她的目光再落在那些贵女上,才发现,那些贵女一个个样貌倒也都很好看,端庄的秀美的,婀娜的丰腴的,当真是各色各样的美人都有。

    此时,四公主忽而有些期待大梁的太子究竟会是何等面目。

    她坐在一旁,正欲拈起一粒紫玉葡萄,便听身后隐隐约约有女子的谈话声传来。

    “我看这魏国公主甚好,日后多半便是太子妃了。”

    “这你可不能妄下断言,你莫不是忘了东宫那次大火,殿下竟直接闯了进去,听闻只是为了救一个妾室。这般用情至深,又如何会再娶旁的女子,我看着魏国公主若想入东宫,怕是难了……”

    “感情再深又如何,那妾室最后不还是香消玉殒了?!感情这个东西都是靠慢慢培养的,两个人嘛,在一起相处久了,总会有感情的。”

    “但愿!日后如何,可就要看这个公主的造化了……”

    四公主听着耳边的话,衣袖下的手不由攥了紧,还在思索间,便听有宫侍扯着嗓子喊了句,“太子殿下到!”

您正在阅读《诱卿归》的章节:第42章 长安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28/20080106.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