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31章 .线索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31章 .线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宿舍大院这边,警报解除了。

    可孙梅英和小苗吓得不敢回家。

    先不说隔壁邻居,光想想那壁柜就让人害怕。空间那么大,黑洞洞的,还跟夹壁通着,谁知道以前藏过什么物件?

    田小苗本来就爱瞎想,这一下更是无边无际,夸大得不得了。

    那个特务抓住了没有?会不会派同伙回来取箱子?万一再撞见了咋办?要知道特务心狠手辣,带着匕首、毒.药、尼龙绳,还有无声.手.枪。

    想到电视剧里特务杀人放火,田小苗就瑟瑟发抖。

    她是个小娃娃,哪里抵抗得了啊?点麻穴那样的技巧对付二大娘和奶奶还行,真遇到特务只有死路一条。

    孙梅英也吓坏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个说话文纠纠的青年是个特务?还把箱子藏到她们家?她扯着小苗在花坛里转悠,两腿发软,不停地打着寒颤。

    “小苗,你爹咋还不来啊?”

    “娘,爹有任务,一会儿就赶回来了……”

    田小苗宽慰着娘。虽然,她也很害怕,可还是装成小大人的模样。

    对大旺同志也有怨言。

    招呼不打就跑了?到底啥情况也不透露一点?害得她跟娘在外面吹冷风。可她也明白,大旺同志工作起来很拼命,啥都忘了,并非有意的。

    田大旺的确有任务。

    明天上午,游园义卖活动就开始了。可特务露出了形迹,是否跟活动有关?保卫处召开分析会,田大旺也受邀参加。

    作为情报负责人,徐科长率先发言。

    “同志们,从起获的电台分析,这部电台崭新、崭新的,虽然指纹抹去了,可机器上的油印还在,气味也很大,说明刚启封不久,甚至有可能是第一次发报。那么,这部电台是否跟游园活动有关?从时间上分析,有一点关联,但也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一个最大的疑点,游园活动已筹备了十多天,消息早就放出去了,可这部电台刚刚出现,那敌人会不会有更大的阴谋?这个,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当务之急,是做好游园活动的安保工作,注意形迹可疑人员……”

    除了以上所说,徐科长有一种猜测。

    跟前期抓捕的特务不同,这个张长岳藏身在高校,以进步面貌出现,一直未露出形迹。说明是楔入我们内部的一枚钉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贸然启动。可现在突然启动了,是不是预示着敌人有其他行动?

    这虽然是猜测,但可能性极高。

    大轰.炸发生后,保卫部门一举破获了多部电台,抓捕了十多名特务,潜伏下来的敌特组织受到严重打击。敌人想疯狂报复,甚至想搞出一个大事件,在国际上制造影响,好向米帝国主义邀功,获取主子的奖赏。

    那么,什么样的事件才能造成轰动?

    安放定时.炸弹搞恐怖活动,吓唬平民老百姓?这令人不齿,并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而张长岳在新闻部门做外联,对市委的情况很了解,尤其是一些宣传、走访活动。那他会不会利用工作之便,对市里领导下手?

    徐科长灵光一闪,想到了某种可能。

    参加游园义卖活动的,多是市民和工商业界人士,敌人制造谣言进行恐吓,妄图破坏经济发展。保卫部门得到消息,一定会加大安保力度。把注意力集中到游园活动上。而游园活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投入的安保力量自然很大。

    这么一来,其他方面的安保必然会削弱。

    若是敌人趁机搞刺杀行动,尤其是市委一级的领导,保卫部门顾此失彼,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而敌人一旦得手,影响是巨大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就像一条线,把最近一系列事件串到了一起。

    徐科长茅塞顿开。这部电台被起获,起到了关键作用。

    接下来要外松内紧,加强对首长的保护。

    刺杀行动,张长岳是单枪匹马,还是有同伙协助?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张长岳隐蔽得很深,像是一匹独狼,跟海外直接联系。可从搜查到的物件上来看,除了一部电台,没有武器,没有现金,没有任何资料说明其身份。

    徐科长觉得很奇怪。这是出于自我掩护,还是有别的原因?对张长岳的调查还在继续,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讨论结束后,行动科的同志做了安排,要工商处予以协助。

    田大旺作为联络人,把细节问题又碰了一遍。

    “好了,同志们各就各位,散会!”

    散了会,田大旺正准备走,被徐科长叫到了一边。

    “建国同志,有个情况要了解一下……”

    这次抓捕行动是秘密的,田大旺并不了解内情。

    他听到特务跑了还没抓到,顿时担心起来。徐科长也叮嘱道:“建国同志,你赶紧回去跟家属提一下,近期不要外出,要注意安全。”

    “好。”

    田大旺揪着心,回到工商处。

    他向何处长汇报了安保情况。当然,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能提。尤其是抓特务的事儿,属于机密,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交待好了工作,田大旺急匆匆地赶往宿舍大院。

    花坛那边,孙梅英和田小苗正望眼欲穿。

    看到大旺来了,就像看到了救星。

    “梅英,走,住招待所。”

    田大旺去招待所要了一个房间,孙梅英才踏实下来。可想着这两天,大旺神秘兮兮的,就冷不丁地问道:“大旺,你是不是早就晓得?”

    “梅英,那是纪律。”

    “纪律?那你也透点气啊,害得人家乱搭话……”

    孙梅英抚着胸口,埋怨着。

    田小苗咧咧嘴。

    心说,如果不是搭话迷惑敌人,结果咋样还不好说呢。

    算起来,娘也算是帮了大忙了。

    招待所内部有食堂,吃住都很方便。

    田大旺心里稍安,陪着母女俩吃了午饭,就继续忙工作去了。

    孙梅英一闲下来,就挡不住胡思乱想。

    来到沪上,跟她想象的不一样,莫名有些想家了。

    “小苗,咱住一段儿,就回去?”

    “娘,您不是想留在城里嘛,咋突然想回去了?”

    “小苗,你也看见了,你爹忙得很,咱在这里净给你爹拖后腿儿…..”

    “娘,拖啥后腿儿啊?您看爹,高兴还来不及呢!”

    田小苗一听,赶紧哄着。

    她怕孙梅英继续乱想,就说:“娘,咱去前台借张纸和笔,练习写字儿。”

    孙梅英打起精神,要了纸和笔。

    田小苗看到那里搁着一摞旧报纸,就问人家借了几份。

    “娘,来读报!”

    孙梅英哪里认识那么多字啊,怎么可能念得下来?

    田小苗不管,把报纸往孙梅英手里一塞。

    “娘,快看副刊,有连载的小说,可好看了。”

    “小说?啥是小说啊?”

    “娘,小说就是戏文,编故事的。”

    一说戏文,孙梅英自然懂了。

    就倚着被子,连蒙带猜地看起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儿,就问小苗。

    田小苗也盘着腿,翻着报纸。

    从头版头条看到末版,连报纸缝隙里的广告、讣告、寻人启事都看了一遍。当打开第二份报纸时,注意到了一篇报导。

    “十大商行联手赈济灾民。”

    内容很短,说沪上十大商行将捐赠两车物资,给大轰.炸中受灾的市民家庭。还将参加游园义卖活动,拿出家藏宝贝,筹集更多的款项。

    田小苗这才想起发生在“春节”前的那场惨案。

    原来,工商联筹办的游园活动就是为了赈灾。她看了一下参加赈灾的商行名单,一个熟悉的名字跃入了眼帘。

    广泰商行的白奕雄先生。

    田小苗瞪大了眼睛,白丽雅的大哥果然出现了。

    那爹呢,在游园会上会不会遇到白丽雅?

    想着那种可能性,田小苗差点跳起来。可她和娘不能出门,这是保卫处的同志安排的,要遵守纪律。

    田小苗抓耳挠腮,坐卧不宁。

    可想着大旺同志最近的表现,又觉得自己判断有误。大旺同志的原则性很强,不会莫名其妙地犯错误,她应该相信大旺同志,是经得起考验的。

    可沪上是什么地方?拆白党多得要死。万一大旺同志被人家设套,掉进陷阱里咋办?到时候可就晚了。

    田小苗盘算过来,盘算过去,就是安不下心来。

    孙梅英倒是乐滋滋的,说:“小苗,这戏文写得不赖啊。”田小苗心说,本想帮娘转移一下注意力,却给自己找了个事儿。

    一下午很难熬。

    等到田大旺下班回来,田小苗把报纸都翻遍了。

    “爹,明天是不是有游园会啊?”

    “是啊。”

    “能不能带我去瞧瞧?”

    “小苗,爹说得话都忘了?”田大旺板着脸。

    田小苗自然没忘,她不过是挣扎一下而已。

    吃罢晚饭,田大旺去夜校补习。

    孙梅英和小苗不能跟着,就早早地睡下了。

    放学后,田大旺直接回了宿舍。

    田小苗心说,革命尚未成功,撮合爹娘仍需努力。

    这天晚上,阁楼上埋伏着保卫人员。

    虽然,敌人来得可能性很小,可也要防备一下。万一有抱着侥幸心理的也说不准,网撒下去了,没准就捞到大鱼了?

    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天,是农历正月十四。

    游园活动开始了,公园里人山人海,有花车,有灯笼,有戏台子,还有义卖活动,热闹非凡。

    何处长和田大旺也赶到了现场。

    何处长特意叮嘱道:“建国同志,工商联代表提了意见,说咱们不能脱离群众,要跟市民们打成一片,不管人家提啥要求,咱都不能黑着脸……”

    田大旺点点头。

    他是想打成一片,可市民们太热情了。看到他就掏出小本子,让他签名。他签什么名啊?再签不还是田建国嘛。

    可田大旺外型出众,走到哪里都惹人注意。

    他想着安保问题,就特别关注那些花车。

    就在这时,两位穿着月白短袄的女学生拦住了他。

    “同志,能不能帮个忙啊?”

    “帮忙?可以啊。”

    “那太好了!我们这边做游戏,缺一个打鼓的,就您来好了。”

    说着,把两支鼓槌递给了田大旺。

    田大旺很为难,说:“对不起,我不会打鼓。”

    “不会打?学嘛,可简单了!”

    女学生不由分说,把田大旺请到了台子上。

    “咚咚咚”一阵鼓响。

    田大旺背对着台子,停下了鼓槌。

    原来,是击鼓传花的游戏,那支绢花落到谁的手里,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唱歌、跳舞、朗诵都行。这是义卖活动的一部分,学生们在台上表演,观众们捐款捐物。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31章 .线索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034.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