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56章 .改造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56章 .改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蒋如云将功补过,提供了不少线索。

    陈教员鼓励她继续努力,争取早点结业。

    这些话,蒋如云都听进去了。

    她在学习班生活很规律,早上六点半出操,七点半吃饭,上午学习,下午参加劳动,晚上写思想总结, 第二天讨论时要站起来发言。

    说到学习,不是读报讲政策,就是分组讨论,气氛很活跃。劳动也很轻简,都是手工活儿,糊糊纸盒子,锻炼一下耐心。

    行动也很自由,在院子里走一走,转一转,没人干涉。也可以种花浇水,除了不能溜到院子外面或男学员那边。当然,打架斗殴,违反纪律的事情不能干,否则要关禁闭。

    从一开始的抵触,到虚心接受。

    蒋如云甚至觉得踏踏实实地做学员,比过去东躲西藏的强多了。

    通过观察,她发现进学习班的都是能挽救的,没什么恶行,也没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大部分都是认知问题,站错了队,分属于不同的阵营。当然,思想上是有问题的,长期片面宣传,对新政府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反动。

    分组讨论时,就很明显。

    就拿罢工来说,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反对剥削压迫,争取合法权益,是完全正确的。可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甚至要用武力.镇压。

    这就是矛盾点。

    人民政府是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上,而不是为极少数权贵阶层服务。这是新旧政权的不同,一个代表着人民,一个代表着官僚资本、大地主、大资本家及买办利益。

    通过学习,蒋如云加深了认识。

    陈教员说:“你们都是可以挽救的,所以政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办学习班,讲政策,讲道理,希望你们改造好思想,早日通过考核,早日结业……”

    蒋如云暗自庆幸,选择了一条正确道路。

    那些罪大恶极的,都坐牢了。该判刑的判刑,该劳动改造的就送去劳动改造,不会像他们这样当学员,住着集体宿舍,吃着国家的粮食。

    徐同志经常过来跟她碰面,大部分是关于案件的。电讯科也有同志过来,沟通一些密码方面的问题。她想,不如把这些技术问题汇总起来,给同志们参考一下?

    对她的表现,徐同志很赞同,说她对国家、对人民有了新的认识。

    蒋如云自己也体会到了,就在总结中写道:“当年,满腔热情投身革命却被人家利用,根本点就是路线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挽救了国家、挽救了民族,我身处其间,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

    不知不觉,蒋如云的思想有了变化。

    可她还揣着一桩心事儿。跟家人三年未曾谋面,仅有的那一眼,还是通过望远镜瞅见的。她日思夜想,却没有提申请。一开始是出于保密,后来是没有勇气去面对。

    这天,徐科长来到学习班,把中年富商的照片拿给蒋如云。

    蒋如云认出了那人,说:“我在金陵城见过,不晓得名字,不过,可以确定是情报局的,跟黎鸣之关系颇深……”

    谈完了正事,徐科长特意问道:“蒋女士,要不要见见家里人?”

    蒋如云摇摇头。不是不想见,而是没有脸面。

    她一错再错,父母是不会原谅她的。尤其是父亲那么正直,那么有骨气,哪肯认她这个特务女儿?

    徐科长很细心,晓得蒋如云的矛盾心态,就约了赵国江见面。

    “国江同志,你去跟蒋如云谈谈?”

    “徐科长,我……”赵国江心绪复杂。

    他既想见如云,又怕见到她。

    徐科长笑道:“国江同志,不要有思想顾虑嘛。”

    “好,那我试一试……”

    赵国江跟蒋如云见了面,谈了大约半个钟头。

    蒋如云红着眼圈,点点头。

    别人的话,她可能听不进去,唯有抒平能说到她心里。

    赵国江的触动也很大。

    他不应该放手,在如云最需要他的时候。即便作为同学也要帮助她,关心她,爱护她。可这些话说不出口,只好郑重地点点头。

    “如云,我去找蒋伯伯。”

    “抒平,谢谢你。”

    蒋如云眼睛一亮。可看到赵抒平一身军服,那点光亮又暗淡下去。

    从学习班出来,赵国江去了蒋教授家。

    他见到了蒋教授和蒋师母,说了蒋如云的情况。

    “蒋伯伯,如云很想念你们,可她却不敢见你们,怕你们失望……”

    “小赵,伯伯谢谢你!”

    蒋教授很激动。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如云变了,他这个做父亲的不能死脑筋,把女儿拒之门外。政府都说了,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何况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第二天,蒋教授和蒋师母赶到了大院。

    这是约好的,在会客室见面。

    为了给父母一个好印象,蒋如云让陈教员把她的皮箱拿过来,特意打扮了一下。她换上了青布旗袍,梳了两条麻花辫,神色淡淡,清秀怡人。

    上学那会儿,就是这副打扮,以才女自居。

    进了会客室,蒋如云看到父母双亲坐在那里,她神色激动,又有点羞愧。

    “阿爸,姆妈……”

    “如云……”

    三年未见,蒋如云还是记忆中的模样。蒋教授本想训斥几句,可看到女儿噙着眼泪,那些怨气都消散了。

    蒋师母也红了眼眶,拿手帕擦拭着。

    “如云,好好学习,争取宽大处理。”

    “嗯。”

    蒋如云了却了一桩心事,轻松了不少。

    对未来也有了想法。

    海外不能去,局里是不会放过她的,即便假死过一回也不行。还是留在沪上,家人都在这里,政府讲究宽大,会有出路的。

    还有抒平也在沪上。

    对赵抒平,蒋如云一直记在心里。

    这是她最放不下的,也是最不敢触碰的。父母可以原谅她,可抒平呢?自从被招募,她就跟抒平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内心深处,她是骄傲的,当年甚至赌气说:“在国统区一样能做出成就。”

    可执拗的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

    赵抒平来看她,她不晓得说什么才好。她是个“阶下囚”,无法跟抒平比肩。在心理上她受不了,虽然抒平什么都没说,可从他的眼里却看出了一点犹豫和迷茫。

    因为赵抒平,蒋如云有点失落。

    可又怕别人看出来,就装着很开心的样子。

    她跟自己说:你是个学员,其实是个阶下囚,有什么资格要求人家?赵抒平不是过去的抒平了,改名叫赵国江,一听就很进步。

    此时的蒋如云还不晓得,赵国江跟她一样心潮起伏。

    就像被唤醒了什么,那久违的情感涌上了心头。

    这些年的等待、思念,是为了一个叫如云的女孩子。可重逢却不是那么美好,落差太大,让他有点惶恐不安。可这次见面,却坚定了信念。

    不能丢下如云不管,那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伴随着他走过了最美的青春年华。丢下如云,就等于割断了记忆,人生不再完整,情感也难以追寻。

    奔涌的思潮,让人冲动。

    赵国江抓起笔,想给如云写一封信。言语无法表达,就用书信来倾诉。

    他下笔如神,一口气写了三页纸。

    待心绪平复下来,又觉得自己冒失。他跟如云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地方需要了解,太过冲动不可取。

    赵国江收起信纸,折叠起来,锁进了抽屉。

    作为一名军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感情支配,要有理智,要有自己的原则。

    出于保密,田大旺不能跟梅英说嘉奖的事儿。

    可他一连几天都喜滋滋的,孙梅英还是察觉到了。

    这天下班回来,二人在厨房里忙着生火做饭。

    田大旺哼着歌儿,孙梅英拿胳膊肘捅了捅大旺。

    “大旺,高兴啥呢?”

    “没啥。”田大旺绷着嘴。

    “没啥?”孙梅英瞅瞅,就像探照灯。

    “真得没啥。”田大旺嘿嘿笑笑。

    孙梅英更好奇了。可不论她怎么追问,田大旺就是不说。被问得急了,就板着脸说:“梅英,这是组织纪律,不能说的,一个字都不能往外蹦……”

    “好,那俺以后也讲组织纪律,啥都不跟你说。”孙梅英故意说道。

    “不说就不说,俺还不稀罕听呢。”

    其实,田大旺的好奇心也一样重。

    他想问问部队大院咋样?柳进军在忙啥?柳进原是不是又出差了?可孙梅英很少见到他们,后勤处给办了临时通行证,柳进军不用来回接送了,碰面的机会就少了。

    这些日子,柳进原早出晚归的,忙得很。孙梅英虽然在大院,几乎没照过面。想着进军托她的事儿,却一直没有机会。

    安宁的日子没过几天,敌人又来捣乱了。

    这天上午,沿海一带的空中观察哨发出了预警。

    有刮民党机群启动,往沪上方向飞来。

    市区上空立马拉响了防空警报。

    托儿所又跑了一次警报。这一回老练多了,大大小小的娃娃没有哭鼻子的,都排着队,甩着小手,进了防空洞。

    梅子有点害怕,牵着小苗的手,挤在一起。

    田小苗一点也不担心。

    有雷达营、高射.炮团守着,来袭的敌机就等着冒黑烟!冬子也瞪着眼睛说:“小苗,等我长大了,我要当飞行员,把敌人的飞机通通打下来!”

    孙梅英在炊事班,也跟着进了防空洞。

    她找到三个娃娃,一把搂在怀里。

    这一回,敌人的轰炸机群一路北上,突袭沪上飞机场和造船厂,高射.炮团早有准备,一通猛烈打击,三架敌机被击中,冒着黑烟仓皇逃窜。在另一个方向,前来援助的苏联雷达部队击落了一架大型轰炸机,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注1)

    当天的沪上晚报,就刊登了这则消息。

    刮民党的几十架飞机兴师动众地飞来了,却被我防空部队打跑了。

    市民们欢欣鼓舞,斗志昂扬。

    在作战指挥室,柳进原看着作战地图,用红笔在舟山群岛附近,重重地圈了一下。

    这是敌人的据点,修建了军用机场之后,有上百架敌机起降,一举封锁了沿海一带的重要城市和海上运输线。唯有早一天解放,沪上的天空才能获得安宁。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56章 .改造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059.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