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70章 .支援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70章 .支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案子了结,已是半个月之后。

    徐科长跟田大旺碰了头。

    田大旺很感慨。

    不过一年,老K就从踌躇满志跌落到灰心丧气,以致于得过且过,不复往日的威风。这就是信仰缺失?没了信念支撑,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这也是老K被抓捕后,老实交代的原因。

    案子虽然已经了结,可侦破工作并未结束。

    徐科长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种种迹象表明,海外敌对势力还在不停地往内陆派遣特务。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设在沪上的秘密间谍组织开始启用,到处收集情报,并且跟刮民党特务合作,分享情报资源。

    “建国同志,外资洋行是重点关注对象,已经做了安排……”

    田大旺点点头。

    为了不打草惊蛇,公安人员联络了一批清洁工、厨师、看门人、花匠等等,利用工作之便担起监视任务。

    相比起一年前,基层组织建立健全了,群众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对潜伏特务有了认识。只要依靠群众,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像老K被抓捕,靠得就是群众的力量。

    田大旺协助破案是秘密的,获得的嘉奖从未公开。

    这一回,公安机关把荣誉证书、奖章一并送过来,交到田大旺的手中。何处长这才晓得,照着田大旺的肩头捶了几下。

    “建国同志,真有你的!”

    “何处长,这是出于保密需要……”

    田大旺嘿嘿笑笑。

    保密工作做得好,才是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

    回到家,田大旺打开挎包,把荣誉证书、奖章一件一件掏出来。

    红彤彤的,金灿灿的,晃得人眼花缭乱。

    孙梅英又惊又喜,捧着奖章双手颤抖。

    大旺不声不响的,做了那么多工作?

    她望着大旺,满是自豪。

    田大旺不由得挺了挺胸膛,眼里放着光。

    “爹,您可真了不起啊!”

    田小苗也乐颠颠的,把一枚奖章挂在脖子上,甩着小手,踏着方步。

    有了这些资本,大旺同志是不是要提升了?

    搁在以前,天天担心大旺同志犯错误,这一下可以放心了。

    前方打仗,后方支援。

    为了向志愿军表示慰问,抗美援朝总会发起了募集活动。不管是工商界人士还是普通市民,捐款捐物,爱国热情高涨。

    田大旺捐了一个月的津贴,又朝壁柜瞄了瞄。

    “梅英,咱是不是再捐一点?”

    孙梅英唯一的家底就是那十二块银元。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了六块,让田大旺捐出去。银元跟纸币不同,拿到海外也能买东西。

    田小苗在学校里,也捐了一百块钱(旧币,合一分钱)。

    冬子也捐了一百块。

    正像班主任老师说的:“这是一点心意,代表着全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决心。”

    为了给志愿军战士加油鼓劲儿,还号召同学们写慰问信。

    这个田小苗最拿手,三下两下就写了一封,洋洋洒洒,二百多个字。冬子凑过来瞅瞅,也比葫芦画瓢写了一封。

    班主任把信拢在一起,打成包裹,递交上去。

    为了多筹集一点钱,学校还搞起了勤工俭学。从外面接了一批加工活儿,糊纸盒子,把挣得钱全部捐出去。

    可班里都是小姐少爷,哪里干过这个?

    报名时,面面相觑,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有家长听说了,就跑来找校长,说:“捐钱就捐钱,干嘛让我家小姐做这些粗笨活儿?”

    校长是个进步人士,和颜悦色地说:“钱是小事,勤工俭学重在参与,学校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劳动的辛苦,这么做更有意义……”

    可说归说,还有是很多同学不愿参与。

    甚至有家长想了个点子,安排家里的佣人过来,把小姐少爷的那一份领回家,干完了再交回来。

    田小苗所在的六人组,第一时间报了名。

    班主任老师领头,几个小同学围坐在一起,分工协作。

    有叠纸盒子的,有刷浆糊的,有黏贴的,有打包的。田小苗拿着刷子,往纸盒上刷浆糊。冬子两手一捏,把盒子粘在一起。

    利用课余时间,干了一个星期。终于按时交货了。

    冬子挺胸凹肚,很自豪。

    “小苗,这是我们自己挣的,跟家里要的不一样。”

    “嗯。”

    田小苗也很有成就感。

    这是她第一次挣钱,虽然不多,可意义重大。

    自打上学,田小苗就进入了另一种状态。

    不同于托儿所的封闭,学校相对开放。

    除了上课,各种宣传活动与时俱进,都是围绕着“抗美援朝”展开的。大幅的宣传画,红色的标语口号,屋山头的墙报,教室里的黑板报。

    田小苗置身其间,心潮澎湃。

    她和冬子都是板报小组的,跟班主任一起出黑板报。她个子矮,就踩在小板凳上写写画画,用一双稚嫩的小手表达着爱国热情。

    这只是宣传的一角。

    在沪上,抗美援朝爱国运动轰轰烈烈,遍布每个角落。

    放眼全国各地,更是如此。

    机关干部、青年学生、工人、农民、还有文艺工作者都组织起来了,走街串巷,下到田间地头,积极宣传。(注1)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体国民都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想到这些,田小苗很激动。

    能把坏事变成好事,人民政府的执政能力非同一般。

    到了一月底,学校放寒假了。

    田小苗不想呆在家里,就跟孙梅英去部队大院。

    冬子跟她约好了,一起办作业。

    梅子偷懒没去托儿所,要跟小苗在一起。

    三个娃娃写一会儿字,听听无线电,嗑嗑瓜子。柳进原下班回来,看到三个娃娃坐在沙发上,茶几上堆着三堆瓜子皮,就像比赛似的看谁嗑得多。

    通信员打饭回来,大人和娃娃们凑在一起吃东西,就像一家人。

    孙梅英中午不过来,在宿舍休息。

    她怀孕五个多月了,身子笨拙起来。大旺想让她歇着,不用去伙房帮忙了,可她觉得憋在家里闷得慌,还是活动活动比较好。

    炊事班照顾孙梅英,安排的都是轻简活儿。看到孙梅英会打算盘,就把收发饭票、菜票的活儿交给她。

    孙梅英干了几天,整理得井井有条,核账时一点也没错。

    后勤处的同志夸道:“梅英同志,进步可真大啊!”

    听到那声同志,孙梅英很开心。

    她来到后勤上不到一年,就像变了个人。会算术、会打算盘,甭提多干练了。

    田小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梅英同志没有掉队,跟上了大旺同志的脚步,谁还敢嫌弃啊?

    “春节”日益临近,田大旺给家里写信寄钱。

    这是跟梅英商量好的,给爹娘和岳父岳母各汇了十万元(旧币,合十块元),表达一下心意。离家在外,不能忘了远方的亲人。虽然经济很紧张,可咬咬牙还是能挺过去的。

    江队长写信过来,报了喜。

    半个月前,余教员生了一个男娃,取名叫江援朝,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意思。

    孙梅英抚着肚子,也想给娃娃起名字。

    “大旺,江队长家的叫援朝,咱家的叫啥?”

    “那也叫援朝,不管男娃女娃都叫援朝。”

    “爹,田援朝太拗口了!”

    田小苗提出了反对意见。

    田大旺也觉得拗口,就说:“那就改改。”

    可想了半天,没想出合适的,就先搁下了。

    说到名字,不能不提江队长。

    江队长本名叫江文松,在县武装部担着副部长,早已不是江队长了。可孙梅英和田小苗还是习惯地喊江队长,这样更亲切一些。

    “春节”放假一天。

    吃了一顿饺子,就算过了年。

    第二天,柳进原参加了一个军事会议。

    他回到家,就看着地图。

    入朝参战后,志愿军连续打了三场战役,打得很疲劳,减员也很大。即便有所准备,可战线一拉长,后勤保障依然是个大问题。上面改变作战策略,决定采取各大军区轮番作战。(注2)

    这么一来,随时都有可能上战场。

    那冬子和梅子咋办?

    柳进原考虑了片刻,把柳进军叫过来。

    “进军,大哥若是上前线,冬子和梅子就交给你了。”

    “大哥,我也要去。”

    柳进军两眼放光,恨不得立马奔赴战场。

    柳进原摇摇头。

    敌人的轰炸机很厉害,不管是前方指挥部还是后方营地,随时都有可能遭到轰炸。战场上太过危险,他们兄弟二人要留下一位。虽说,建功立业很光荣,可革命火种也要保留。再说,一旦轮番作战,小孙有可能回来,要给她和建军一个机会。

    一番争执,柳进军只好应承下来。

    小孙在后方医院,遭遇了几次轰炸。好在躲避及时,并未受伤。可其他同志就没这么幸运了,包括指挥部在内都有同志负伤,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70章 .支援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073.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