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093章 真心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093章 真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田小苗跟冬子、梅子在一起。

    吃饭、睡觉、玩耍,可开心了。儿时的情谊很可贵,等到长大了,或许会淡了,却一辈子都忘不了。

    孙梅英见不着人,跟少了好些似的。

    晚上熄了灯,忍不住说道:“大旺,小苗不在家,心里咋空落落的……”

    “梅英,就一个月,很快就回来了……”

    田大旺用手垫着孙梅英的腰,让她躺得舒服一点。孙梅英抚着肚子,说:“好,星期天叫娃娃们过来,弄点好吃的。”

    “行,那就炖一锅排骨汤,补补钙……”

    骨头汤补钙,是听小苗说的。田大旺一下记住了,时不时地买点排骨,炖上一大锅。市场上猪肉卖得快,去晚了就没了,可猪骨头随便买,价格还便宜。

    梅英怀着五一的时候,经济紧张,喝一碗鸡汤都要考虑半天。现在条件好多了,一个星期买一次肉,隔三差五还有鸡蛋吃。食堂里的饭菜样式也多了,不想做饭,就打着吃。

    小苗不在家,这个星期有点漫长。

    以前,孙梅英下班回来,小苗哒哒哒地迎出门,喊着:“娘,快坐下歇一歇。”还拿着拖鞋,让她换上,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可勤快了。小五一跑来捣乱,小苗就把五一揪到一边,唬着脸说:“五一,老实一点,不然,姐姐打屁股!”

    现在没有小苗帮忙,孙梅英很不习惯。

    闺女是娘的小棉袄,果然没错。

    小五一也记着小苗。可满屋子都找不着,就嗷嗷两声,表示抗议。到托儿所,看到小苗来了,就隔着栅栏张着小手,哈喇子都流下来了。

    田大旺也有点小烦恼。

    小苗在家,他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夜校补习。可小苗不在,他不放心梅英,就在家里自学。碰到不会的,怎么都琢磨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

    同样觉得难熬的,还有苏红霞。

    那天,苏红霞从楼里出来,忍不住找到孙玉华家。孙玉华挺着肚子,说:“红霞姐,坚持一下。”她是想坚持,可面对两个娃娃压力颇大。亏得有小苗打圆场,不然,真不晓得该咋办?

    进原同志在外地,不方便打电话。苏红霞除了跟孙玉华说说,找不到人排解。

    柳进军想帮忙,就说:“星期天,都去大哥家,聚一聚……”

    到了星期天,柳进军买了菜,把大家召集到一起。

    可冬子、梅子听说田叔叔家炖了排骨汤,就要跟小苗过去。小苗也想娘了,自然要回去。结果,聚会没搞成,只有三个大人大眼瞪小眼,没滋没味。

    一直等到傍晚时分,三个小将才回来。

    冬子和梅子看到苏阿姨,打了声招呼,就钻到自己房间里。

    “冬子,梅子……”柳进军喊都喊不住。

    田小苗也咧咧小嘴,跟着钻进去。

    这对苏阿姨是一种磨砺,看看有没有耐心,也检验一下真心。

    “这娃娃……”

    柳进军和孙玉华也没辙,只好干笑两声,带着歉意。

    苏红霞一咬牙,还真耗上了。

    她一下班就过来,甭管冬子和梅子热情与否。每次都带一点好吃的,有话梅,蟹黄瓜子,五香豆、爆米花、牛杂糖,还有猪肉松。这是从家里拿的,母亲给她提供的糖衣.炮.弹,说:“小娃娃嘴巴馋,吃点好的就忘了……”

    一开始,冬子和梅子瞅着零食,不伸手。

    苏红霞把零食摆在茶几上。

    “冬子,梅子,快尝尝,可好吃了……”

    冬子和梅子互相瞅瞅,不动弹。

    田小苗也咽着口水,配合着。

    等苏红霞一走,三个娃娃就冲上来,围着茶几,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可当着苏红霞的面,依然很矜持。

    苏红霞发现零食没了,暗自高兴。

    她乐此不疲地搬运着糖衣.炮.弹。还买了一套小人书,搁在茶几上。

    渐渐的,冬子和梅子绷不住了。

    苏阿姨待他们很好。如果不是因为后娘,不会有任何戒备。

    田小苗“嘎吱嘎吱”吃着零食,开心得不得了。她瞧出来了,苏阿姨是真心的,无论是对柳伯伯,还是对冬子和梅子,都掏心掏肺的。

    吃人家的嘴软,自然要帮忙说说话。

    这天,田小苗吃着点心,说起了苏阿姨。

    “冬子,多一个人爱你和梅子,不好吗?”

    “不好。”冬子咬着点心,摇着头。

    “梅子呢?”田小苗瞅瞅梅子。

    “也不好。”梅子摇着头,小手接着点心渣子。

    可冬子和梅子嘴上这么说,慢慢想起苏阿姨的好来。

    买东西、织毛衣、打手套,领着他们去公园玩,手拉着手,很开心啊。暑期里还报了培训班,学弹琴,学画画,小苗都羡慕呢。

    可忽然之间,就别扭起来。

    说到底是怕爹被苏阿姨抢走了,忘了他们的娘。

    这思想一通,苏红霞的努力有了回报。

    这天,她照例提着一盒松饼过来。

    一进门,就打开盒子,热情地招呼着。

    “来来来,刚出炉的松饼,快尝尝,一捏就酥了,用手接着哦……”

    冬子和梅子破天荒地围上来,当着苏红霞的面吃起来。苏红霞很开心,一边拿手帕给冬子擦嘴,一边冲着小苗挤挤眼。

    田小苗只顾着吃,差点忘了回应暗号。

    这一个月,对柳进原和苏红霞都是考验。

    结果却出人意料。

    柳进原回来时,已是十一月中旬。

    他一进门,就从旅行包里掏出了两封桂花糕。

    “冬子,梅子,拆开来吃。”

    冬子和梅子说:“爹,留给苏阿姨吃。”

    “苏阿姨?”柳进原心里一松。

    他不晓得苏红霞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他甚至考虑过若是冬子和梅子不乐意,就跟苏红霞断了,不要耽误人家。他这个人过于理智,在感情问题上要么缩着头不主动,要么远远地避开。

    他心里藏着淑英,念念不忘。可红霞也悄悄走进了他的心里。

    她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从未想过去比较,可苏红霞的开朗、大方令他感动。因为爱,所以才肯做出牺牲。他呢,不能再逃避了,要给人家一个交待。

    短短的一个月,柳进原越发意识到苏红霞的难得。

    红霞同志不但思想上跟他相通,对两个娃娃更是宽厚。

    可娃娃们的心结,真得解开了吗?

    柳进原瞅着冬子和梅子,故意说道:“冬子,梅子,你们要是觉得苏阿姨不好,爹就不让苏阿姨来了……”

    “爹……”冬子急了,桂花糕都顾不上吃了。

    “爹……”梅子也停下了。

    冬子小声说:“爹,苏阿姨挺好的……”

    “爹,我也觉得苏阿姨好。”梅子想起了那一大包零食。

    “是嘛?那爹问你们,要是有一天,苏阿姨跟咱们一起生活,你们乐意吗?”

    “乐意。”冬子点点头,可随后又摇摇头。

    “爹,我不想要后娘…….”

    “苏阿姨不是后娘……”

    柳进原心里记着淑英,从未想过让红霞同志当后娘,这对红霞不公平。

    “冬子,梅子,爹跟你们保证,谁都没法替代你们的母亲,那是你们的亲娘,永远活在爹的心里……”

    冬子听了,眼睛一亮。

    “爹,那我以后还喊苏阿姨?”

    “嗯,你和梅子喊苏阿姨……”

    柳进原觉得娃娃们都大了,喊苏阿姨更合适一些。等到什么时候想通了,才能喊出妈妈。

    问题迎刃而解。

    柳进原提着桂花糕去找苏红霞,说起了冬子和梅子。苏红霞本就豁达,笑着说:“进原同志,娃娃们喊啥都行,哪怕喊我红霞同志,都没问题。”

    “那成什么样?没大没小的……”柳进原绷不住笑了。

    “进原同志,要讲究平等,不要摆家长架子嘛!”

    苏红霞咯咯笑着。

    她一个年轻姑娘,真被娃娃们喊妈妈,反倒不好意思。

    柳进原简单说了金陵城之行。

    “红霞同志,等到以后退下来了,找个地方教书怎么样?”

    “教书?”苏红霞很惊讶。

    进原同志喜欢看书,也喜欢写报告,很有头脑。

    可真要教书,是不是大材小用?

    柳进原还真有这个想法。

    这趟出差,他见到了老上级。老上级主动请缨去了军事学院,当副院长。和平了,深藏功与名,在学校教书育人。他很有触动,甚至考虑是不是也退下来?像老上级那样潜心研究军事,为国家培养下一代。

    当然,这只是一个想法,一切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柳伯伯回来了,田小苗搬回了家。

    孙梅英高兴坏了,把小苗搂在怀里,使劲儿捋了捋。

    “小苗,瞧瞧头发长长了,娘给你剪剪……”

    “娘,您歇着,头发长了,我扎起来。”

    田小苗怕娘累着。

    孙梅英怀孕七个月了,负担重得很。不同于怀五一那会儿,住在一楼,现在住顶楼,上上下下很不方便。可孙梅英坚持上班,生怕耽误了工作。

    还跟大旺说:“等到了预产期,再请假也不迟。”

    田大旺不放心,每天接送。

    他自己也有一摊子工作,还要看护娃娃,忙得脚不沾地。

    孙梅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亏得婆婆不在跟前,不然,会把她骂得找不着北。大旺也不敢这么勤快,没准就成了甩手掌柜。这就是单门立户过小日子的好处?自己拿主意,没人在耳边叨叨。

    田小苗趁机说:“娘,您可不能再生了……”

    孙梅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生娃娃耽误工作,如果不是咬牙坚持着,只怕工作都保不住。再说,跟前有三个娃娃就足够了。

    孙梅英的思想发生了改变。若是搁在老家,可不讲究那么多,能生几个生几个,直到生不动了为止。

    转眼到了十二月。

    工业快速发展,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尤其是大城市人口集中,粮食、蔬菜、肉、禽、蛋等供应紧张。建国初期,私营粮店不少,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囤积居奇,妄图涨价。

    物价大幅波动,对城市发展不利。

    上面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只要国营粮店占据主导地位,私营粮店收不到粮食,自然关门歇业。这么一来,物价稳定就有了保障。(注1)

    孙梅英所在的粮店又扩大了规模。

    大米、面粉、杂粮、油、盐、酱油、醋等调味品,一应俱全。

    田小苗去参观了一下。

    现在城里不缺粮食了,都是平价供应。梅英同志有定量标准,她的口粮随着大旺同志。机关里是供给制,住房、水电、伙食、服装等等,什么都包干,包括子女的份额在内。

    可这种模式很快就会改变的。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093章 真心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096.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