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98章 .授勋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98章 .授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部队上也在评定军衔。

    按照今年颁布的《军官服役条例》,军衔制横空出世。柳进原担着军分区参谋长,属于副军级,行政工资一个月252块,对应着中将或少将军衔。

    对军人来说,荣誉高于一切。

    各条杠杠上名额有限,越往上,竞争越激烈。

    可柳进原看得很淡。开会讨论时,别人都在总结战绩,唯恐落了下风,唯有柳进原坐在后排,很少发言。

    会后,章主任找到柳进原。

    “进原同志,人家都在争取,你咋往后缩啊?”

    “老章,那么多同志表现出色,资历也很高,比我强多了……”

    柳进原今年三十六岁,觉得以后还有机会。

    殊不知,这次军衔评定之后,十年都没有变化。到了一九六五年,提倡官兵平等,取消了军衔制,二十多年后才恢复。当然,这都是后话。

    相比起高级指挥官,基层评定就简单多了。

    柳进军担着警卫连连长,对应着上尉军衔,一个月领80块。孙玉华在医院,也是连级干部,跟柳进军拿得一样多。苏红霞的级别高一些,副营级,大尉军衔,一个月80多块。

    蒋爱华作为技术人员,也定了级别。

    她是正排级,中尉军衔,一个月领63块。赵国江在公安系统,也定了级别。他是副处级,若是在部队上算是副团级。

    徐立方也就是徐科长,早就升到处级了。

    这些年搞保卫工作,破获了不少案件,成绩十分显著。可在无线战场上,他从未放松过警惕,对国内外形势研究得很透彻。

    九月的一天,徐立方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

    他带着保卫小组,秘密前往港岛。在那边接到某海外归国人士,一路保护着返回沪上。住了十多天,又护送入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这时候,已是九月下旬。

    京城举行了隆重的授勋授衔仪式,十大开国元勋被授予了共和国元帅,十大将领被授予大将军衔,还有上将、中将、少将等等。军区也举行了授衔仪式,对各级将官、校官、尉官,还有士兵授予军衔。(注1)

    柳进原获授少将军衔,礼服上挂满了勋章,金灿灿的。

    拍完合影照片之后,柳进原回到家,把礼服小心地收起来。

    冬子、梅子摸了一遍又一遍。

    “爹,这一身可真威风啊!”

    冬子实在忍不住了,就把大盖帽摘下来,扣在自己头上。

    他甩着手,在客厅里迈着正步。

    “爹,您看我像不像个将军啊?”

    “像,冬子以后参军入伍,做革命的接班人……”

    柳进原看着冬子,很是欣慰。

    娃娃长大了,个子蹿起来了,有了少年的模样。

    田小苗也跑来参观,兴奋不已。

    这时候,部队上更换了新式服装,分为军礼服、常服。军礼服很庄严,都是毛呢料子,笔挺笔挺的,在庆典场合穿戴。平日里穿常服,都是大盖帽,很神气。

    因为更换服装,淘汰下来了一批老式军服。

    柳进军听到消息,就给孙梅英打电话。

    “梅英姐,内部处理的,不要布票……”

    孙梅英一听,就买了十多套。

    她和大旺留下几套,剩下的打包寄回老家。

    虽然是土黄布,样式早已经过时了。可对大旺和梅英来说,铭刻着深深的记忆。他们喜欢穿军服,即便洗得发白了,依然很喜欢。

    这时候,宿舍大院不再搞军事化管理了。

    早上听不到军号了。

    穿中山装的同志也多了,可转业干部还是喜欢穿军服。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大街上,看到那一身土黄布,就倍感亲切。

    这铭刻着一段记忆,代表着无上的荣光。

    尤其是田大旺,对部队怀着深厚的感情。

    十大元帅的画像出版了,田大旺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套,挂在家里。

    他凝望着,眼里满是热切。

    如果在部队上,他也能挂上军衔,戴上大盖帽,雄赳赳,气昂昂的。

    一九五五年,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可粮食不够吃,就采取了定量供应。城镇居民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发一个粮本,按人头注明口粮定额,按月领取同等数额的粮票。

    沪上也不例外,按照劳动强度定了口粮标准。

    体力劳动者标准高,分为重体力、轻体力等,像码头工人一个月四十八斤。机关人员、教师、公司职员、店员等都是脑力劳动者,口粮不超过二十九斤。(注::大米为主食的地区)

    田大旺是二十八斤,孙梅英是二十六斤。

    小苗不满十二岁,上小学六年级,口粮二十二斤。小五一不满六周岁,口粮十二斤。三子一岁半,口粮五斤。

    算下来,还是够吃的。

    田小苗心说,梅英同志在粮店工作,怎么也不会饿着?况且,跟过去相比,吃得好多了,价格也很便宜。

    可这么一来,粮店里就更忙了。

    每月要发下个月的粮票。居民们来买粮食,要核对粮本,收取当月粮票。到了月底,要核销当月粮票,一笔都不能错。

    孙梅英是统计员,工作量可想而知。

    尤其是月初和月末,要加班到晚上几点,忙得是昏天黑地。她带着娃娃实在是不方便,就把三子送到了托儿所。

    托儿所是机关办的,多大的娃娃都收,有半托,也有全托。大旺是机关干部,有入托名额,就顺利地接收了。

    早上,田大旺送娃娃过去。

    三子猛一下离开妈妈,很不习惯。

    他哭闹了几天,没人搭理,就老老实实地呆着。托儿所里的娃娃不少,都被固定在坐笸里或小床上。三子适应了,就跟其他娃娃“咿咿呀呀”地说着话儿。

    田小苗放学回来,就去接五一和三子。

    三子胖乎乎的,抱不动,就驮在背上。

    她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三子,姐姐要是长不高,你得负责任哦……”

    三子听不懂,搂着小苗的脖子,咧着嘴笑。五一跟在后面,用手托着三子的屁股,还趁机捏两把。

    “姐姐,我托着就不累了。”

    五一喜欢表功,田小苗就表扬几句。

    到了家,田小苗哄着三子玩。

    小家伙会走路了,不是很稳当,正是费力的时候。五一手痒痒,最爱摸三子,惹得三子去追他,弄不好就摔倒了。

    玩累了,三子犯困。

    田小苗把三子搁在小床上,围栏围着,让五一看着。

    她抓紧时间淘米,熬一锅大米粥。

    孙梅英下班回来。

    大米粥熬好了,菜包子也打回来了。三子还在睡觉,小五一趴在桌前画画。他用蜡笔涂啊涂啊,嘴里念念有词。

    “这是太阳,这是月亮,这是小星星……”

    画画是小苗教的,她想培养五一的耐心。

    在忙忙碌碌中,日子过得特别快。

    到了十二月,机关人员精简。

    一些机构压缩了,人事也做了调整。工商局倒是扩大了规模,各区都设了分局,摊点、商户都管起来了。

    田大旺调到了分局,担任局长。

    这么一来,上班就远了。

    每天一大早,就要出门赶电车。中午不回来,在单位吃,到了晚上七点多才到家。

    孙梅英也很忙,就把家交给了小苗。

    田小苗的脖子上挂着一串钥匙,管着饭票、菜票。

    为了节省粮食,她尽量开伙做饭。

    厨房里还是很拥挤,家属们乱碰头,可再拥挤也得熬一锅大米粥。

    私营工商业改造在继续。

    田大旺到了分局,责任更重了。辖下的私营企业、商户,不晓得田大旺的脾气,见来了新领导,就偷偷摸摸地给田大旺送礼。

    宿舍大院不敢来,就在下班路上堵着。

    这不是害人吗?

    机关整顿之后,倡导廉洁之风。田大旺黑着脸,把送礼的直接挡回去。可有些人不甘心,就找到粮店托关系,想请孙梅英说几句好话。

    一开始,孙梅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可看到人家把东西留下,说是一点心意,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是做什么?想让大旺犯错误吗?

    回到家,孙梅英很紧张。

    “大旺,下面胆子咋这么大?”

    “是啊,所以要整顿啊。”

    田大旺蹙着眉头。

    田小苗也很愤怒。国家有政策,按照政策来就好,光想着占便宜怎么行啊?这篱笆一定要扎紧,她可不想大旺同志犯错误。

    田小苗很忙碌。

    跟冬子、梅子接触得就少了。

    冬子很纳闷,小苗每天都忙啥呢?他想问问小苗,可在学校里没有机会。一放学,小苗就背着书包溜走了。有时候,还装病请假。

    到了十二月三十号,冬子过十二岁生日。

    田小苗照例准备了贺卡。

    贺卡上画着三个娃娃,系着红领巾,在草地上玩耍。

    对小苗来说,无忧无虑的童年就要过去了。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98章 .授勋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101.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