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130章 .博弈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130章 .博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次比武大会,柳进原是顾问之一。

    他坐在观礼台上,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战车滚滚,硝烟弥漫。

    场面很宏大,汇集了全军区各个兵种。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还有空军、海军,逐一亮相。

    这是强军战略,终于从理论付诸到了行动中。战争年代靠实战积累经验,而现在通过比武演练,也能锤炼出一支强兵队伍。

    柳进原就像回到了战场上,豪情满怀。

    更值得欣慰的是,后备力量也加强了。

    冬子和梅子都参加了比武,他们代表军校学员,能文能武,展现了新一代的风采。虽然,跟军分区战队一比,很快就被淘汰了,可作为学员依然很出色。

    好久没见到孩子们了。

    柳进原想去驻地看看,可到底克制住了。这是部队不是家里,得按照纪律来。直到比武结束,也未能见到孩子们一面。

    倒是有很多战友找过来,拉着柳进原喝茶叙旧,天南海北的扯了一通。

    有感慨的,有打趣的,也有惋惜的。

    “进原同志,这几年躲到哪儿清静去了?”

    “进原同志,若是你来制定作战方案,我们军保准拿第一……”

    这些话只是听听,在新战术和新装备面前,不管是柳进原还是昔日战友,都有一种落伍的感觉。

    比武大会期间,柳进军也来了。

    他跟柳进原见了面,说了沪上的事儿,还提到小苗去了京城。

    柳进原颇感惋惜。

    小苗很不一般,做外文编辑可惜了。

    此时,柳进原还不晓得小苗进了外交部下属机构,正在参加封闭训练。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蕴含着秘密。训练之后,不是一般的翻译,而是肩负着某种使命。

    田小苗的远行,对家里影响很大。

    不管是田大旺,还是孙梅英都适应了好一阵子。

    “大旺,我昨晚梦见小苗了……”

    孙梅英做了一个梦,不敢直接说。直到吃了早饭,才透露了一二。

    这是民间习俗,不吃饭不能说梦,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猛一看,没什么科学道理,可仔细一想,这是防止情绪变化而影响到脾胃功能。不管是好梦还是噩梦,吃了东西之后,对心理上的影响会降到最低。

    小苗不在家,就没人监督了。

    五一和三子自我放松了一阵子,随即被管束起来。

    田大旺约法三章,孙梅英也揪揪耳朵。为了防止娃娃们疯跑,田大旺把五一和三子都送到了少年宫。这是区里办的,学文化、培养兴趣爱好,很正规。

    五一和三子顽皮归顽皮,可心里记着小苗。南屋空出来了,不肯搬过来,说:“给姐姐留着,过两天,姐姐就回来了。”

    赶着星期天,柳进军带着凯凯和跃跃来玩。

    五一假装大人,不跟小娃娃们一起玩耍。

    三子、凯凯、跃跃就扎在一起,甩着扑克,大呼小叫。

    孙梅英瞅着娃娃们,不禁想起了过去。

    小苗跟冬子、梅子就是这么长大的,现在轮到小娃娃们了。

    可等到小娃娃们长大了,是不是又要分开了?

    小苗去了远方,何有才也很不好受。

    他惆怅了好久。

    好不容易等到小苗来信,立马抓起笔回信。

    可在信里不敢流露太多,怕小苗察觉。

    小苗走的那天,何有才去了火车站。他躲在柱子后面,看着田叔叔和小苗过了检票口,才垂头丧气地离开。

    这是他的秘密,不敢跟任何人提起。

    曹玉英也很惋惜。

    她是相中小苗的,一心二心想划拉到自己家。可小苗去了京城,基本上没希望了。毕业分配定终身,距离决定了一切。

    想着明年有才也要大学毕业了,就跟老何嘀咕起来。

    “老何,明年毕业分配是个啥情况?可不能把有才分到外地去啊?”

    “这是上面定的,你操这个心干嘛?”

    何宏民不想曹玉英掺和。

    从今年毕业分配上看,明年也不会乐观。可这些事不能跟曹玉英提,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要说,谁不希望儿女们都围在身边?可外省需要人才,得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得有大局观。

    西山集训是封闭的,跟外界很少联络。

    不过,信息很畅通,可以收听电台,看报纸。

    这也是训练的一部分。

    一个月下来,田小苗掌握了收发报机、电码、隐形密写、暗语等基本操作,还有录音、侦听等技术。拿教官的话说:“这些都是皮毛,但一定要掌握。”

    外交人员的身份从来不是单一的,都肩负着某种使命。

    各国都一样,也因此有着更高的要求。

    对文职人员来说,基本技能很重要,危急关头能派上大用场,甚至能救自个儿的性命。田小苗训练很认真,尤其是那些保命技巧和装备,恨不得武装到牙齿。

    训练之余,田小苗收听着国内外新闻。

    按照时间推算,西北地区的核.试验到了关键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刻。

    米帝和苏联都在密切关注,甚至达成了某种默契。按照后世的解密,米帝制定了一份绝密报告,想针对核.设施直接行动。一开始投鼠忌器,怕苏联方面有所反应。可看到苏联默许,胆子就肥了。

    U-2高空侦察机接连出现,我导.弹部队严密防守着,最近又打下来一架,截获了大批资料。可即便如此,对我西北领空的侦查从未停止过。

    在那片戈壁滩上,几乎看不到人烟。

    干枯的红柳,隐藏在地下的设施,真真假假的伪装,夜间运输给养,汽车在前面跑,骆驼在后面跟,屁股后面还拖着几把大扫帚,抹去了车轮的痕迹。

    一切都在秘密进行着。

    由于高度保密,外界不晓得我方试验进程,以为至少得花费几年才能搞出来。可两个月后,一团蘑菇云从西北沙漠升空,震惊了整个世界。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田小苗做梦都想看到那团蘑菇云。

    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米帝的军舰开到了东南亚,轰炸越南,扶持代理人,把爪子伸了过来。

    这引起了我国高度戒备。

    一旦拿下越南,米帝布下的战略包围圈,就从东部延伸到了西南。隔着喜马拉雅山是阿三国,而北方边境长达几千公里,接壤的是苏联,可以说没有一个安分的。

    本来,西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是对立的,可苏联与米国一碰头,达成了默契,想对我国实施外科手术般的打击,甚至动用核.武器。

    这是毁灭性的,快速的,猝不及防的,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伟大的领导人先后谈到“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注1)

    想到这些,田小苗有一种悲壮的感觉。

    第三个五年计划,有着伟大的设想,重点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了首位。我们想过好日子,可敌对势力不答应,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

    三线建设,就是这时候提出来的。

    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均衡,重工业集中在东北,轻工业集中在沪上等沿海城市,若是从海上和空中实施打击,一下子就被摧毁了。涉及到国家安危,民族存亡,谁都承担不起这个代价。

    而内陆地形复杂,有纵深发展,从战略角度可以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在大后方,按照重工业、轻工业、国防工业复制一套体系作为备份。若是一线、二线瘫痪了,还有三线。敌人敢打进来,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这是破局之招,代表的是谋略,也是决心和勇气。

    后世有人抹黑,说不顾民生,夸大了威胁,造成了误判。

    这是很可笑的,当你毫无防备时,就是个靶子。当你全副武装时,靶子没了,想威胁的就要掂量一下。以战止战,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

    田小苗攥紧了拳头。

    建国之初很艰难,而六十年代的危机一点也不亚于当初。

    “三线”建设从开始,一干就是十五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到八十年代才告一段落。而那时候的大西南发生了巨变,从穷乡僻壤成了军工体系重镇。

    为了支援“三线”,成千上万的工人、农民、科技人员、知识分子,还有解放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赴西南,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那片土地。

    后世有人嘲笑,那些防空遗迹。

    殊不知,没有这些备份,就没有后世的和平。

    有备无患,说的就是这个?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130章 .博弈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133.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