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138章 .出色(修)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138章 .出色(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过了“元旦”,新的一年开始了。

    作为军校毕业班学员,理论课基本上结束了。

    实习任务布置下来,学员们去营区报到。大多下到基层连队当见习连长,管着一百多号人马,威风凛凛的。

    而柳冬生被留在了团部,挂着见习参谋。

    这是一师二团的许团长点名要的,说跟着作战参谋,把春季演习好好弄弄。柳冬生自然服从命令,他跟作战参谋一起绘制图形,摆弄沙盘,忙得不亦乐乎。

    春季演习就要开始了。按照规则,以团为单位展开较量。一个是红队,一个是蓝队,决出胜负后,才能进入下一轮。

    许团长憋着一股劲儿,给参谋部下了命令。

    “同志们,咱们无论如何也要杀出重围,绝不能再输给一团!”

    团队作战,讲究的是整体实力,对战略战术、组织协调要求很高。去年,因为一个失误,后防线被攻破了,结果功亏一篑,被全团上下视为莫大的耻辱。

    柳冬生对排兵布阵很感兴趣。

    过去是基于理论,现在能建立模型进行推演,还能真刀真枪地干一回。他的绘图技能是一流的,一出手,就让人眼前一亮。

    作战参谋哈哈笑道:“柳参谋,还真有两下子啊!”

    一开始,作战参谋对柳冬生有点轻视。

    心说,弄个见习参谋做什么,还是指挥系出来的?跟他这个战略系的高材生不可同日而语。可现在看来,还真是帮手。旁的不说,就那绘图技能就能打满分。

    柳冬生也暗自得意。

    画了那么多年,终于派上了用场。

    在部队实习,“春节”自然回不去。

    柳冬生给家里写信,说在部队上过年。

    柳进原早已经习惯了。

    虽然希望冬子回来,可那只是想想而已。倒是小梅想哥哥了,噘着嘴说:“爸爸,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啊?”

    “小梅,等你哥实习结束,就回来了……”

    小梅惦记着盒子里的东西,想等冬子哥哥回来好好翻一翻。

    “春节”前夕,空军政治学院放了假。

    柳冬梅提着旅行包,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她一进门,就兴奋地说:“爹,我见到首长了!”

    原来,某位首长来到沪上召开文艺座谈会。会后,去政治学院视察了一番,还跟学员们亲切地交谈。学员们很激动,写了心得体会,展开讨论。

    柳进原听了,心里一动。

    最近,首长来沪上很频繁,莫非有事情发生?想到这里,温声劝道:“梅子,在学校随大流就好,不用表现得特别突出……”

    “爹,这样多落后啊?”

    柳冬梅被泼了一瓢凉水,有些不解。

    “梅子,听爹的,少发言,少写书面东西……”

    “嗯。”

    柳冬梅虽然不完全明白,可还是点点头。

    “梅子,把专业搞好,其他的不要掺和……”

    柳进原不动声色,指点了几句。

    他有一种直觉,运动就要来了。现在是前奏,各方人物轮番登场,斗争很激烈。

    这些年,他潜心研究,不爱掺和外界事务。级别虽然很高,却是个闲职,没人看得上眼,也没啥可争的。而沪上是一个旋涡中心,还是远离为好。

    想到这些,柳进原给进军打了一个电话。

    “进军,过了年,就打报告……”

    柳进军在军区担着警卫营营长。他有些焦虑,马上就四十了,到了转业的年龄。他打心眼里不想离开部队,可四十岁是一道坎,再升不上去,就面临着转业。

    而提升哪是那么容易的?

    自从精简后,职务基本上没变动过。军衔制取消了,提拔就更难了。到了年龄,即便不打报告,组织上也会找他谈话的。去年摸底时,就很矛盾。想主动申报,到底忍住了,觉得能拖一年是一年。

    “大哥,这两年转业得多,恐怕不好安排……”

    “进军,不用担心这个……”

    柳进原明白,现在转业不是个好时机。

    可再拖下去意义不大。不少人都盯着警卫营营长这个位置,若不是章主任扛着,进军早几年就下来了。据小道消息,章主任要调走了。可这个话,不好跟进军说。那是上面的安排,该知道时自然知道了。

    放下电话,柳进军跟孙玉华商量了一下。

    孙玉华痛快地说:“进军,我没意见……”

    “好,那我跟章主任打个招呼……”

    章主任跟柳进原是战友,关系很密切,对柳进军也很照顾。

    “玉华,你在部队好好呆着……”

    “你放心,只要组织上需要,我情愿一辈子都呆在部队上……”

    孙玉华是医生,用不着提前转业。她跟进军只要保留一个军籍,就能在大院里继续住着,三个娃娃把这里当成了家,生活上不会有影响的。

    马上就过年了,粮店里很忙。

    孙梅英惦记着小苗。

    虽然,小苗写信说,要在单位值班,赶不回来。可她还是盼望着,小苗像去年那样突然出现,给她和大旺一个惊喜。

    可盼来盼去,小苗还是没有出现。

    “大旺,小苗这是忙啥呢?一个月才写一封信……”孙梅英忍不住叨叨着。

    “梅英,小苗工作忙,咱不能拖后腿……”

    “我知道……”

    孙梅英嘴上说着,思想觉悟要提高一点,可心里觉得还是落后一点好。不然,连闺女的面儿都见不着。

    年货办齐了,有鸡、鸭、猪肉、咸鱼、海带等等。老家那边也寄来了包裹,满满一大口袋,都是山货。

    孙梅英照旧分成三份,给进军家送过去。

    三子也跟着,说要找凯凯和跃跃玩。

    到了地方,柳进军等在大门口,把人接进去。

    “进军,这一份给你大哥,啥时候顺道捎过去……”

    “好。”

    柳进军收下山货,给孙梅英装了两条鱼。

    本来,他想亲自送过去,跟梅英大姐说说话。这些年,来往就没断过,跟一家人似的。他想跟梅英大姐提一下转业的事儿,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等安置好了再说,不要让梅英大姐操心了。

    说了一会儿话,孙梅英赶回了家。

    田大旺拿着信,说:“杠子来信了,说咱娘的腿又疼了……”

    “那过了年,把咱爹咱娘接过来,去医院瞧瞧……”

    “唉,你还不晓得咱爹咱娘的脾气,怕花钱,一说进医院就发火……”

    去年秋天,田大旺回了一趟老家,把爹娘接了过来。可田老汉和袁氏住不习惯,不到一个星期就想回去。好不容易住了一个月,把沪上逛了个遍,就收拾东西说:“该吃的,都吃了,该看的,也都看了,把俺们送回家!”

    田大旺把爹娘送到省城,杠子来接。

    杠子复员后,在县武装部工作,负责民兵训练。赶着过年回老家,把田老汉和袁氏高兴得不得了。这是田家小辈里第二出息的,除了小苗,就属杠子了。

    在家乡人的眼里,京城令人神往。

    小苗去了京城,田家上下脸上都有光。

    拿田秋山的话说,这是老坟院里冒青烟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远在港岛,田小苗也思念着家人。

    驻外人员有假期,可田小苗外派不满一年,就留在港岛过年。

    通讯大楼内,工作人员聚在一起,摆了一桌年夜饭,还开了一个联欢会。赶着表演节目,江黎明拉起了手风琴,把气氛推向了高.潮。

    屋里热闹着,田小苗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此时此刻,爹娘在做什么?五一和三子是不是在听广播?还有冬子和梅子,又在忙什么?如果不是担着任务,这时候她正跟家人团聚在一起呢。

    “春节”过后,柳进军打了报告。

    转业名单很快下来了。

    机关这边,到年龄的都在列,柳进军也进了名单。

    看来,大哥预料得果然没错。按照流程,即便打了转业报告,也要等到下一批。而他提前转业了,说明早就在考虑范围之内。

    转业去向也定下来了。

    柳进军分到了公安局,从事保卫工作。

    退伍手续一办完,柳进军就去报到。

    徐立方是他的顶头上司,负责保卫处的工作。

    他们早就认识,这一下成了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

    “进军同志,欢迎你!”

    徐立方握住柳进军的手,用力晃了晃。

    柳进军也很兴奋。

    保卫工作是最拿手的,跟在警卫营区别不大,适应起来很快。

    赵国江听说后,也过来说话。

    “进军,你大哥现在可好?”

    “好,天天搞战术,做学问,忙着呢!”

    自从柳进原走后,好久未见面了。

    蒋爱华也常常提起。

    听说柳进军转业了,就跟赵国江说:“国江,给柳首长带个好。”

    “好,一定带到。”

    蒋爱华在通讯大队呆了七八年,刚调回市区。

    她今年四十三,挂着副营级。她属于技术人员,只要自己不提申请,可以一直呆在部队上。柳首长说:“地方上事务复杂,还是留在部队上好。”

    她觉得也是。

    这些年,跟赵国江生了两个孩子,虽然聚少离多,可生活得很幸福,也很满足。

    部队这边,第一场模拟演习开始前。

    团里开会,墙上挂着一幅对阵图。作战参谋挥舞着指挥棒,讲得头头是道。

    许团长跟三位营长,聚精会神地听着。

    完了,提了几点意见。

    柳冬生站起来,拿着画笔随手修改过来,熟练得不得了。

    许团长瞅着,略感惊讶。

    本来是受人之托,没想到真挖到宝了?

    三月里,演习正式开始了。

    第一轮,一团和二团就撞上了。

    这一回,许团长报了一箭之仇。他率部偷袭成功,把一团给灭了,顺利地进入了下一轮。

    这是柳冬生出的招术,说:“到了战场上,不能按照常规打法。人家早就摸透了,咱们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个法子有点损,评委们会怎么看?”

    “管他们怎么看,打赢就成!”

    许团长一咬牙,说:“行,就这么办。”

    二团和一团是老对手,交锋过很多回,负多胜少,实力稍逊一筹。采取突袭之策,虽然不地道,可战术上不就讲究这个嘛。不管是许团长,还是三位营长都很兴奋,保密工作做得尤其好。果然,把一团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团长气得去申诉,说:“哪有这样的,还没拉到阵地上,就给团灭了?这是耍赖!”

    评委会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狡诈是狡诈了一点,可谁叫你轻敌啊?战场上讲究随机应变,真按照套路来,哪里还有胜算?

    一团长申诉失败,气得直瞪眼。

    只好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扳回来。

    第二轮,二团跟三团对上了。

    三团早就打听过了,知道二团诡计多端,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二团早有预案,不搞偷袭那一套了,改成搞破坏。路面坑坑洼洼,汽车陷住了,先遣部队掉进了坑里,爬不出来了。

    指挥塔上,评委们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打法?难道昨晚就潜伏进来,挖好了陷阱?

    三团受挫,失去了先机。

    二团一鼓作气,冲上了山坡,拔下旗杆,又赢了一局。

    这一下,二团出了名。

    本来,各团的招术都差不多,谁也骗不过谁。可二团这么个玩法,把规则全改了。评委会都是首长,侧面一打听,说二团来了个见习参谋,出了不少鬼点子。

    这是什么鬼才?几位首长想见见,就让许团长把人领过来。

    柳冬生正跟作战参谋调整沙盘,就被揪了过去。

    他一米八五的大个子,穿着草绿色军服,扎着武装带,英姿挺拔,特别显眼。

    “报告首长,二团见习参谋柳冬生报到!”

    几位首长一看,就喜欢。

    不愧为军校出来的,真是好样的。

    受到了表扬,柳冬生很高兴。

    这是小苗给他的启发,说军事演练,要兵不厌诈。

    还举了几个例子,令他印象深刻。

    此时的柳冬生还不晓得,田小苗举的例子是后世某训练场上发生的,都是真实案例。

    在北方某草原深处搞了一个魔鬼训练基地,全国各大军区每年都要抽调最精锐的王牌,去锤炼。那支诡计多端的蓝军,保持着多年不败纪录,狡猾到变态。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参训的红军被歼灭是分分钟的事情,能多支撑一会儿都是幸运的。

    二团灭掉一团,就是其中的一种战术。

    南方某王牌师刚下火车,还未开到基地,就被团灭了。

    田小苗讲这个故事,还是读大学那会儿,跟冬子、梅子、何有才坐在梧桐树下,喝着冷饮,吹着牛,天马行空地的。

    这状似无意的讲解,一下打开了柳冬生的思路。

    他不晓得小苗是从哪里听到的,只觉得趣味十足。回去后,就推演开了,还画了几幅草图,跟父亲请教了一番。经过这几年学习,那些推演融会贯通,应用到了实战中。

    两场胜利,许团长兴奋得不得了。

    他恨不得把柳冬生的脑袋瓜子敲开,看看里面究竟是啥?

    柳冬生自然不会全倒出来。

    要想笑到最后,一定要留下后手。

    几个团都派了探子前来,就连大本营也来打探。柳冬生和作战参谋弄了一个沙盘,大喇喇地摆在那里,弄得人家不敢相信,以为是假的。

    当然,那的确是假的。

    自从二团出了名,沙盘就挪了地方。开会也拉到了漫野地里,扎了一顶帐篷,布下岗哨,省得泄密。

    柳冬生忙着演练,朝着胜利继续迈进。

    远在港岛,田小苗迎来了二十二岁生日。

    有同事从京城过来,捎来了一个包裹。

    “小苗,这是给你的,快打开看看……”

    田小苗打开来,是一件礼物。

    一本厚厚的图画册子,里面都是白描、漫画,勾勒着古代人物画像,就像小画书的翻版。这是冬子的宝贝,当初说要送给她,又巴巴地收回去了。

    现在送给她,是想让她开心吗?

    田小苗抿着嘴,笑了笑。

    她提笔写了一封短信,把贺卡装进去,托同事一起带回去。

    虽然是迟到的生日礼物,可冬子会明白的。地址是另外一个信箱,托柳伯伯转交。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冬子正在实习,投递到学院是收不到的。

    演习结束后,许团长给柳冬生放了假。

    说休息休息脑子,可别累坏了。

    柳冬生回到家,看到抽屉里搁着一封信。

    那熟悉的笔迹,一眼就认出了小苗。他打开来,薄薄的一页纸。虽然是简单的问候,可依然很欢喜。还有那封贺卡,写着生日快乐,应该早就做好了。

    柳冬生捧着贺卡,搁在胸口上,心咚咚直跳。

    小苗在做什么?是不是跟他一样开心得不得了?

    此时的柳冬生,高兴得就像个孩子。

    小梅探头探脑地进来,一把抓住了贺卡。

    “哥哥,给我瞧瞧!”

    “小梅,还给我!”

    柳冬生跳起来,小梅抓着贺卡就跑。

    柳进原一进门,就听到小梅嗷嗷。

    “爸爸,哥哥把贺卡抢走了!”

    “冬子,咋又惹小梅了?”

    柳冬生呲牙笑笑,赶紧把贺卡藏在背后。

    柳进原看着儿子,忍不住笑了。

    这娃娃跟演练场上,判若两人。

    柳冬生的表现,柳进原也听说了。

    评委里有他的战友,给他打电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发现了一个奇才,战术推演一流,狡猾得不得了……”

    听了半天,柳进原才晓得那个奇才正是柳冬生。

    他并未点破,还装着挑剔的样子,指出了几处漏洞,说:“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真碰到高手,就使不出来了……”

    战友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进原,咋酸溜溜的?是不是怕人家抢了饭碗?”

    “是啊,跟小一辈的比起来,就要落伍了……”

    柳进原忍着笑,心里满是自豪。

    冬子长大了,比他想象得还要出色。

    柳冬生利用假期,撰写了一份报告。

    他提出了新的演练方法。打造一支强悍无比、战无不胜的蓝军,作为试金石,锤炼出无数钢铁般的队伍。

    报告完成后,柳冬生拿给柳进原看。

    “父亲,您看一下,是否可行?”

    柳进原一目十行,看了一遍。

    “嗯,很好,就是要花钱搞一个基地……”

    “父亲,如果搁在北方荒漠地带,花不了多少钱……”

    “嗯,这个稿子我留下了,跟上面反馈一下,推动这个事情……”

    强军之梦,柳进原做了很多年。

    他离开军区搞军事理论研究,就是出于这个目的。现在,冬生成长起来了,有了后备力量。

    到了五月,运动开始了。

    上面发出指示,要把全国各行各业都办成一个大学校,在文化和思想领域发起一场革命。教育界是主战场,先是京城,派工作组进驻大专院校及部分中学。随后,各省、市也开始派驻工作组,进入大专院校和部分中学。(注1)

    报纸上开始宣传,号召站队。

    田大旺属于当权的,小苗提前叮嘱过,不要掺和,哪个派都不参加。

    以田大旺的资历,没有人会动他。

    果然,区里成立了两套班子,挂上了革委会的牌子。

    运动在开展,生产在继续。

    学校放假了。五一被圈起来,不准乱跑。

    他想跟着同学去京城,瞧瞧姐姐。

    坐火车不用买票,就当旅游了。

    孙梅英想着小苗的叮嘱,说啥都不准出门。

    还拿出保证书来,威胁道:“五一,说话算数,不能当小狗……”

    五一到底没走成。

    同学们从京城回来后,讲着检阅的盛况,五一羡慕得不得了。田小苗不想五一掺和进去,早早打了预防针,一旦放开缰绳就收不住了。

    这时候,柳冬生毕业了。

    他分到了营部当参谋,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指挥系出来的都是连长,怎么会当参谋?

    这其中的奥妙,许团长猜到了一二。

    总参下来搜罗人才,相中了柳冬生。按照惯例,先放到下面历练一番,再提拔上去。当初,柳冬生来实习,上面打了招呼,说当个参谋试一试。这一试,还真是合适。

    柳冬生喜欢带兵打仗,可没想到走上了父亲的道路?

    柳进原也猜到了。

    他稍一打听,晓得是江立峰圈下了。他并不希望冬生去京城,那边太复杂了。可分配指令已经下达,冬生就要去报到了。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138章 .出色(修)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141.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