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145章 .牵挂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145章 .牵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一届新兵去了东北。

    只有一部分特长兵,留在了江南本地。说是本地,离沪上也有三百多公里,五一挂着边儿,勉强算是特长兵。

    出发那天,征兵处敲锣打鼓,红旗招展。

    军用大卡车排成一列,拉着帆布蓬。

    新兵们列队集合。清一色的草绿色军装,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神气十足。五一站在队伍里,也穿着草绿色军服,戴着大红花,脸红扑扑的。

    田大旺和孙梅英都去送行,挤在人群里。

    看到五一,激动地挥着手。

    五一故作镇定,随着队友们上了车。

    卡车开走了,孙梅英的心里空落落的。

    她回到家,在屋里走来走去。实在忍不住了,就一屁股坐在五一的床边,揪着枕头。还红着眼圈问:“大旺,五一啥时候放假啊?”

    “梅英,娃娃刚走,得三年过后才有探亲假……”

    “那咱过去瞧瞧?反正离得不远……”

    “梅英,新兵训练很艰苦,哪有时间会客啊?再说,影响不好,咱可不能拖后腿啊……”

    田大旺故意加重了语气。

    他也挂念着五一,可五一去了部队上就是军人了,不能像普通老百姓那样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

    孙梅英不言语了,就捧着“全家福”看起来。

    三个娃娃,小苗不在家,五一也走了,只剩下三子了。本想着让三子也去当兵,可忽然间就舍不得了。

    “大旺,等三子高中毕业,无论如何得留在身边……”

    “梅英,三子才念初三,离毕业还早着呢!”

    “早什么早啊?那不是一眨眼的功夫嘛?”

    “梅英,不要瞎操心,国家会安排的……”

    田大旺嘴上说着,心里也没底儿。

    大学停止招生了,三年后是个啥情况真不好说。这几年,中学毕业的学生那么多,都圈在城里等待分配,可工厂企业招工名额有限,哪里安排得了?

    一届又一届,越聚越多。这么下去,可是个问题。

    孙梅英心说,不能光指望着国家,自己也得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提前退休,让三子顶岗。

    到了年底,政策出来了。

    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往届毕业生,都号召下乡,在农村锻炼个几年再回来。大学教育也有了新构想,学制缩短,以理工科为主,从工人、农民、知青中选拔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到学校学上几年,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这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让知识跟生产相结合,一改过去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弊端。同时,给工人、农民开辟了一条路子,有机会进入大学课堂,像知识青年那样,继而打破了阶层壁垒。

    “大旺,以后想上大学,就得先当工人、农民?”

    “是啊,或者参军,从部队上考试……”

    “那让五一好好复习,争取考上大学……”

    要说,五一很幸运,赶上了征兵。

    “上山下乡”的政策一出来,参军入伍是最好的出路。部队上学校条件比较好,选拔也很公平,只要表现突出,都可以参加文化课考试,通过后就有机会上大学。

    这个政策,影响很深远。

    不过短短几年,全日制、半工半读制、业余制大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工厂办职工大学,地方上办农业大学,还有各种技工学校、农机学校、卫生学校、畜牧学校,培养了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

    知识面扩大了,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当然,不利因素也有,考核没个统一标准,学员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引发了一些问题。

    而目前阶段,教育革命提上了日程。

    夜校恢复了,田大旺继续上课。他要拿下大专文凭,不能半途而废。

    孙梅英工作一忙,就没心思学习了。

    她把业余时间用在了织毛衣上。小苗的,五一的,三子的,还有冬子和梅子的,一件接着一件,就像毛线不要钱似的。

    远在营区,柳冬生收到了一个包裹。

    打开来,是一件蓝灰色圆领毛衣。孙姑姑说,这是生日礼物,穿在里面暖和。

    柳冬生没舍得穿,像宝贝似的珍藏着。

    再过几天,就满二十五周岁了。

    他想等小苗回来。

    小苗走后,就未收到来信。父亲说外派人员任期不确定,一般是两年。也就是说,等到明年小苗就回来了。

    柳冬生盼望着。

    他在心里打好了草稿,等见了小苗,就说出来。

    这点心思,自然瞒不过家里。

    那天,冬子跟柳进原一打听,柳进原就猜到了。可他装着不知道,只是跟苏红霞挤了挤眼。

    自打小梅翻出了冬子的宝贝,他们就明白了。高兴的同时,又有点担心。冬子跟小苗离得那么远,见面可不容易。短期还好,长时间哪行啊?

    柳进原想起了江立峰。

    按说,冬子转正后,就要去京城。

    可一年过去了,还在营区呆着。

    柳进原觉得挺好,只要上面不点名要人,就留在基层好了。听说,江立峰靠边站了,选拔人才的事儿也就搁下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才能走得更长远。

    作为家长,柳进原对冬子一向严格要求。

    “男孩子不摔打一下,哪行啊?”

    可对梅子,柳进原一片柔软。

    他托战友打听了一下,跨军区调动是否可行?他想趁着梅子外派,转到军分区。不管做什么工作,先离开那边再说。

    过了“元旦”,高校工作告一段落。

    柳冬梅调到了军分区。她进了政治部,做宣传工作。

    回到大院,倍感亲切。

    这是她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有着温暖的记忆。报到的第一天,她去家属区转了转,还特地找到那栋红砖小楼,仰着脖子看着。

    阳台上晒着衣裳,有大人的,也有孩子的,不晓得谁家住在那里?

    院里变动很大,叔叔伯伯们有的调动了,有的退居二线了,还有的靠边站了。

    这跟政治有关。

    柳冬梅不感兴趣,把心思放在了文艺方面。她跟文工团接口,不是写报道,就是做总结,相对简单一些。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145章 .牵挂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148.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