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都市 > 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 第84章 【1+2】一个敢问,一……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84章 【1+2】一个敢问,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文学社社长和副社长完全两个想法, 这并不奇怪。

    暑假学生不会集体聚会,哪怕他们消息再怎么灵通,很多消息现在更是具有滞后性, 副社长完全不知道他愤愤不平的三木正在和社长相谈盛欢,起因还是口红。

    桑晓晓和孔雯他们互换了联系方式之后, 也和郝明江约好了回头再聊, 便和傅元宝回了住的地方。

    首都现在的很多建筑看上去尚且古朴典雅,在桑晓晓眼里并没有几十年后到处高楼耸立的样。但她已经能从这些人身上看出积极进取的冲进, 能看出为什么仅仅几十年,整个社会科技文化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她看完了书,把书和证明还给卓诗飞,准备收拾所有东西和傅元宝从首都返回阳城时, 卓诗飞是非常舍不得的。

    卓诗飞在首都认识的人全是新认识的,几乎没见几个老乡:“这就要回去了?”

    桑晓晓应声:“对。”

    卓诗飞想让桑晓晓帮自己带些东西回去, 可又清楚知道两人不算多熟悉。桑晓晓是要坐飞机的,带多了东西也不方便。

    她没把这种话说出来, 只不住说着:“回去好, 反正很快就再来了。我过段时间就要回去,说不定以后能再见着。”

    桑晓晓觉得再见面概率不算大。然而她都能和卓诗飞在那么远的地方恰巧再碰面了,实在说不准。这世上的一切本身就是一个又一个巧合所接连起来的。

    她朝着卓诗飞应了声:“嗯。”

    应完,她想起卓诗飞当初的那辆自行车:“你自行车后座加了软垫吗?”

    卓诗飞本来因为离别惆怅着, 听到这话蓦然笑开:“加了。当时我回去就加了。用的布漂亮,我孩子可喜欢坐后面。还和别人炫耀。”

    听上去卓诗飞和孩子关系很好。桑晓晓知道孩子还是家长远出,孩子和家长大多会同时挂念对方。她顺口问了声:“要我给你孩子带点东西回去么?”

    卓诗飞惊异睁大了眼, 主要是不敢相信这话会是桑晓晓问出来的。桑晓晓的脾气可……

    她忍不住多问了一声:“真的么?”

    果然不出她所料,桑晓晓下一秒立刻仰头。小姑娘用娇气的嗓音皱眉说着:“到底要不要带?不带就算了。”

    卓诗飞咧嘴笑:“带带。我是有些东西想让你带回去。我是坐火车的,火车花的时间太久, 人挤人我带起来不方便。”

    她赶忙回去拿东西:“你等等。”

    桑晓晓给卓诗飞帮了个微不足道的小忙,在时间限定的情况下,很快就到坐飞机的那天。

    前往机场的路上,桑晓晓听郑嘉讲以前的事。

    郑嘉比她和傅元宝年长一些,是亲身经过很多事的人。他这个年纪,早年经历确实精彩:“日子发展快,进步也快。我们那会儿还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呢。一家人五口人,三个在外头。回来一个另一个就回不来。哪像现在,我吃个饭能老婆孩子一起带出来。我下乡又不会种田,那会儿是真的头痛。”

    倒也不是埋怨,就是感慨。

    他也听说了傅元宝碰上什么计算机的学生,和傅元宝说着:“你来首都发展,我是举双手欢迎。有什么好的想法、好的发展方向,全都可以来试试。”

    傅元宝应声。

    话都说好了,郑嘉把两人送上飞机。

    他和两人道别,望着两个人逐渐走远,心中想着事。往常碰着外边来的,他都会想首都会给人带去什么变化。现在他却想着,不知道将来这两人会不会给首都带来巨大的变化。

    就这么想着呢,他见着可能带来巨大变化的两人停下了脚步。

    傅元宝半蹲下身子。桑晓晓拉开一点距离,最后跳上了傅元宝的后背。两人稍调整了一下,这才重新启程继续走着。

    郑嘉好笑摇了摇头。这两人真的是,明明还完全是年轻人。

    年轻人桑晓晓不知道也不在意郑嘉的想法。她去首都玩一趟很高兴,回来也很高兴。回到桑家这远不如首都建筑的老式屋子,竟也蹦跳冲进去的。

    她回到阳城的第一件事,把从首都带回来的东西往桌上摊放着:“我带了好多东西回来!有些还是邮寄回来的。邮件是不是还没到?”

    桑爸还没回家,桑达达刚回来凑热闹,桑妈则是端茶招待傅元宝:“怎么还带那么多东西回来?出去累不累啊?”

    桑达达在桌边候着,眼眸子发亮:“都什么呀?首都是不是很热闹?到处都是车,到处都是穿得像杂志里那样的人?”

    桑晓晓:“还行。也就比阳城热闹一点。车也不算特别多。自行车倒是真的特别多,满大街都是,像是人手一辆的。”

    桑达达听着惊叹。

    桑晓晓取出了一个去长城时买的摆件,沉重得都不像是她乐意随身带回来的东西。她专门送给桑达达:“这个写字可用压着纸,给你的。”

    桑达达惊喜拿过摆件,发现是报纸上见过的建筑物缩小版:“哇,这就是长城?”

    桑达达没去过首都,对这个摆件是爱不释手:“可我不写字哎。”

    桑晓晓看着桑达达手上根本不舍得放下,嘴上却说自己不写字,挑眉不满意:“用不到就还我。爱要不要的。”

    这东西可是铜摆件,实心雕的,当时店内买可贵了。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被当成外来客宰了。

    桑晓晓不知道桑达达工作具体是什么样的。她便怂恿桑达达:“下次谁要是惹到你,你就把这个往桌上一砸,效果比板砖都强。”

    桑妈在边上听得心惊肉跳:“说什么呢!不着调的。你自个不像话不要带着你哥。”

    桑达达对着桑晓晓挤眉弄眼,嘻嘻笑着:“这要是不着调都能考全省第一,我也不着调。”

    桑晓晓和傅元宝同时看向桑达达:“分数出来了?”

    两人异口同声,一个字都没差。

    桑妈学桑晓晓说话的口吻:“会考试了不起啊?”她说完自己都笑了,笑得眉眼都眯成线,能看出是真的高兴,“是出来了。说是考了全省第一。语文啊就扣了一分。总分是614。”

    这成绩很让人震惊。

    桑晓晓自己都完全没想到。她的语文其实说实话,作文已经做好了被扣一些分的准备。她曾经参加过高考,那会儿就几乎不给作文满分。

    想要给一篇作文打高分,得要一层层交上去给批卷组长看,讨论确认后才能给出这样的高分来。大多数扣个四五分都算很高的分数了。

    碰上压着打分的,那更是让人无语。而且错别字也扣分,不写文标题也扣分,卷面脏乱也扣分。分数就是将文章分类入一个基准分后,一点点往下扣的。

    谁知道整个卷子只扣了一分。难道是因为她的字好看?

    桑晓晓看着桑妈:“你不会是在哄我?”

    桑妈当然不是在哄桑晓晓。她高兴着,也不管桑晓晓这质疑的话:“马上家里就要来人了。他们刚还打了电话过来。就等着你呢。”

    桑晓晓微歪头,眼神茫然:“谁啊?”

    因为飞机固定了航班时间,所以阳城上上下下在联系到出版社和桑家之后,确认了桑晓晓的回家时间。如今电话不是人人都有,所以省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全省文理科第一的,一定要去家里通知成绩,通知到本人。

    大家都是过来人,知道有些穷乡僻壤最容易出什么岔子。前几年有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也有家里死活不让孩子上大学的,连成绩都不告诉学生,当然也不会给通知书。

    一般像全省文理科第一的家庭不会有这种事情。但事情就怕个万一,上头就此有了这个不成文规定。老师一定要将成绩通知到本人,而第一的两位要去家里通知。

    家里通知,来的人可不会少。

    桑晓晓听桑妈大概讲了一下会来多少人,已经想开溜了。她没想到现在的成年人光打电话不够,还组团来找她的。

    怎么这样啊?

    桑晓晓正想和傅元宝商量跑路的事,就听门外远远传来一个中年人的喊声:“丽丽啊?人在家里不?你们晓晓回来了没?”

    桑妈搓手站起身来,朝着外面快步走:“在呢在呢。回来了,刚回来。”

    “我听说有车过来,这不就猜着是你们晓晓回来了。”外面中年人这样说着,“省里正好也来了人,我去叫他们。”

    桑晓晓趁着桑妈没空管自己,拉了下傅元宝腰间的衬衫,压低声音:“走不走?他们马上要来人了。”

    傅元宝其实没彻底从桑晓晓语文只扣了一分的冲击中缓过来。他记得第一次见桑晓晓的时候,小家伙只考了五分。他一说她还恼。

    后来他知道小姑娘成绩很好,却也没想到能好到这个地步。

    现在更离奇的是,马上要荣誉加身,当事人却打算跑路,根本不想要这种众星捧月的待遇。傅元宝好歹体谅着特意赶到小河村的人:“没事,就随意聊两句,最多拍两张照片。”

    桑晓晓顿时从拉衬衫变成使劲戳人:“你是帮哪边的?你是不是……”

    话没说完,桑达达在边上疯狂咳嗽。他也实在不好说两人这么打闹是不是有点太亲昵了,可大庭广众之下,他还在呢,等下家里还要来人呢。

    有点过分了啊。

    桑达达起身:“我去把家里杯子茶叶都拿出来。你可别让晓晓跑了。他们那群都是专门为了她过来的。天天打电话问候,今天要是碰不上,明天还来。”

    桑晓晓听着,感受到了绝望。

    现在的成年人怎么这样啊!一群人通知个成绩还要围堵她。村里来人,城里来人,市里来人,省里来人。更可怕的是阳城日报和省报的编辑也来,连带采访的。

    这叫通知吗?这叫搞新闻。

    小姑娘还不能够换位思考到这个层次的成年人,傅元宝替人说了两声:“你全省第一的身份不一样。往后就是大家学习的目标。你后面还有无数的年轻人,需要你这样的优秀青年作为榜样。你看采访我的人不也很多?省里头开经济相关的大会都会考虑让我也去参与。这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期待。”

    桑晓晓撇嘴:“期待什么啊?”

    傅元宝说着:“期待你成长为比他们更优秀的国之栋梁。”

    这话听得桑晓晓收回了点逃跑的心。她确定傅元宝是在夸她。青年今天依旧是简单的衬衫西裤,脚上为了方便,真的搭配了布鞋。主要是皮鞋穿了好几天,有点脏也不方便赶路。

    他头发这段时间没修剪,长长了不少,没打摩丝看上去年纪都轻了两岁。

    “你是不是夸我把你自己也给夸了。”桑晓晓嘟囔着,“臭不要脸。”

    傅元宝刚因为桑晓晓成绩好,于是耐下心教人,结果还要被说臭不要脸。他发现小姑娘是真的,每次有竿必顺着爬,努力争取着天天在他脑袋上作威作福。

    桑晓晓戳他,他就戳回去:“谢谢夸奖。”

    桑晓晓震惊。

    人类的脸皮终于进化了,比她参观的城墙都厚实。十公分的砖瓦都无法媲美此刻傅元宝的不要脸,他还敢戳回来。

    腰部那一下让桑晓晓后脑勺都一麻,人险些哆嗦了。她第一次知道自己腰上能敏感成这样。桑晓晓愤怒,张牙舞爪打算收拾傅元宝:“你敢戳我,我要戳你十下!不,一百下!”

    傅元宝怎么可能任由人行动?他快速起身:“我去帮你哥倒茶。”

    桑晓晓跟在后面直追:“傅元宝!”

    少女娇气的怒吼声从屋里传递到外面,轻易入了一大群中年男女耳中。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头已经“哦豁”,但面上几乎没有人显露出来,都乐呵呵的。

    里面最年轻的一位省报编辑,此刻表情最是丰富。他知道傅元宝,就是现在的傅修源。他是阳城最有名的年轻一代商人,也是三木的未婚夫。

    三木,省内高考第一名,知名年轻女作家。这种写小说里人家都未必能相信。

    而现在这位优秀的女青年,竟怒吼着另外一名优秀的男青年。

    省报编辑禁不住想着,哦对了,三木的嗓音很特殊。怎么听起来那么娇气?感觉发音用力的位置和别人都不一样。

    其他人乐呵聊着:“年轻人气势是不一样啊。”

    “很有活力。”

    “有活力好。年轻人就是朝气蓬勃。是早上□□点钟的太阳啊。”

    桑晓晓追出门,迎面看见一堆人,脚上停住脚步。

    这群成年人中间那位,笑容看上去格外和善,还有些眼熟。他见桑晓晓跑出来了,亲切问了声:“是桑晓晓同学么?”

    桑晓晓点了头:“嗯。”

    他自我介绍着:“我是省里主管教育的庞兵。”随后他给周围的人也一一介绍,“这位是市里主管教育的武同志,这位是省报的小同志。这位是你们阳城日报的主编,你应该认识,姚主编。这是你们校长副校长,你的老师。”

    这么介绍了一圈,人是真的多。

    村里的人和桑妈知道桑晓晓平时的脾气。

    桑晓晓碰上客气的人,基本上状态较为平和,偶尔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要是碰上了不客气的人,基本上状态就不平和了。

    阴阳怪气是基础语言技巧,得罪人的本事绝对一流。

    村里人很机灵,就减少桑晓晓说话的机会:“来来来,进门说进门说。我们站门口聊不合适。”

    一群人全进了门。

    傅元宝帮着桑达达把杯子拿过来,往杯子里放着茶叶。他的泡茶水平比桑达达好得多,精确知道这些人都爱喝什么浓度的茶水。

    庞兵看到傅元宝,也招呼了一声:“傅先生好久不见。”

    “庞局。”傅元宝也和庞兵招呼,“我今天和晓晓一起回来。你们聊你们的,我今天就负责给大家端茶送水。”

    庞兵哈哈笑起来。傅修源这种说话的方式很是讨喜。庞兵是喜欢优秀年轻人的,更喜欢谦逊的年轻人。青年人就应该朝气蓬勃,就应该谨慎谦逊。

    虽说有些说法说傅修源做法有点激进,有些急。但他看起来不是大事。年轻人谁不是一头往前冲的呢?更别说做生意如今提倡的就是改革。

    庞兵主管教育,和傅元宝这边联系很少。他就是和傅元宝见过两面,再多就没了。他开玩笑:“我今天是沾光了。”

    傅元宝淡笑着:“哪里,是我沾光。”就这种淡淡的语气,哎,哪怕是客套话,听着让人觉得好像是真的。

    庞兵笑着,手在桌上敲了两下,感谢傅元宝的倒茶。

    他感谢完,从随身带来的包里掏出了成绩单,交到了桑晓晓面前桌上。

    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人工登记的,考场试场成绩都写得清清楚楚,落款是招生办公室。庞兵几乎是已经把纸上最前头的那句话背下来了:“桑晓晓同学,考试已经顺利结束了。这次你以614分的成绩,考了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希望你以后可以继续学习,弘扬刻苦的学习精神,走又红又专道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做出你的贡献。”

    这时候省报的编辑已经开始拍照。

    桑晓晓实现落在成绩单上,忽然不知道该表达什么。

    多年后的成绩单只是单纯的数字,没有这种统一的寄语。她看着这样的寄语,忽然意识到为什么在这些过去的岁月里,无数人不断朝前努力着,就为了这片土地贡献出属于自己的这一份力。

    诚挚。

    前者对后来者诚挚期待着,后来者便回馈以诚挚。

    庞兵见桑晓晓不说话,体贴问:“小同学经过这次高考有什么感悟么?”

    听到小同学这个话,桑晓晓忽然想起了。她确实见过庞兵。当初在学校里,副校长刚改建食堂,她出食堂正好撞见了副校长陪同外人来吃饭。

    当时就是庞兵站在正中央,问了他们食堂饭菜怎么样,还问他们乐不乐意让家里兄弟姐妹也来这高中上学。

    她那会儿说了必须还要提高平时卷面难度之类的话。

    兜兜转转,世界就这么小。她去首都能碰上卓诗飞,回来又能碰上庞局。她感悟着:“食堂好吃真的很重要,不然我可能会把自己饿死在学校。”

    庞兵愣了下,随后和大家一起大笑出声。

    这么一说,庞兵也想起之前自己到学校去巡查时的情况。他一年要见的人太多,但也隐隐有记起来似乎当时是在学校见到过桑晓晓:“那时候食堂门口,是不是?”

    桑晓晓点头。

    这回庞兵也觉得凑巧了。他拍了手:“没想到。当时我随便一问,问到了你这里。确实伙食很重要,人是铁,饭是钢。吃饱了才能打仗。你们学校题目平时难度上去也是有用的,今年全部分数上了五百。”

    他没有说都考上了大学,因为这得看同学具体的志愿填报。有的人要是没填好,可能就错过了。

    庞兵是很乐意接受建议的:“你觉得高中想要提高成绩,主要得怎么做呢?随便讲,不用担心。”

    桑晓晓经历过几十年后的应试高考,很有经验:“这个我懂。你一定要听,我说得方法肯定很好用。”

    他们两个一个敢问,一个敢讲,看得边上好几个人都惊了。

    副校长再次狂出汗,慌得不行。上次桑晓晓在庞局面前也是很敢说,吓得他人都要没了。这回又是这样。他忍不住给村里头的人使眼色。

    村里头的人心头发虚,也不敢上去。这在场地位最高的就是庞局,人要问的啊。胆子最大的明显是桑晓晓,就真敢说。

    他算什么?他今天就是个配角。

    桑晓晓坐着掰手指:“一要有学习的氛围。人为什么想要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在的状况,是为了报效祖国,各种原因都有。周围人都努力学习,他身处其中就会想要努力学习。这叫宣传策略。”

    庞兵原先真的只是普通问问,现在一听觉得有点意思:“对。这是我们一直宣传的,但现在地方上效果还是差一些。”

    桑晓晓继续说:“二,是要有足够多的练习。想要考上大学,就得反复练反复背。错题搞明白哪里做错,对的知识点更要烂熟于心。”

    “三,从出卷人的意图来揣测考试题目。那些题目知识点是肯定会考的。最近国家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是出卷人,我会考虑出什么样的题目?”

    庞兵意识到,桑晓晓能考那么高的分数,真不是偶然。她这个方法完全是针对考试提升成绩的。

    桑晓晓最后说着:“四就得看学生发挥。考试状态,学生天赋。”

    她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我的天赋就在写作。”

    庞兵又笑起来。傅元宝有的是谦逊,他喜欢欣赏。可桑晓晓这就是自傲,他竟第一次觉得年轻人有足够的底气之后也是该有足够的自傲。

您正在阅读《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的章节:第84章 【1+2】一个敢问,一……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8366/20881551.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