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恐怖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二十四章这也算退路?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二十四章这也算退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王,白文选怯战,死守平夷卫,此乃下下策啊!”</p>

    杨长知忙不迭建言道,脸色分外的难看。</p>

    自古以来,守城就是内外相辅,城内不仅要有兵,城外也要有兵寨相互呼应,有攻有守,不时还能反击。</p>

    如果像紧闭城门,那就是死守,距离陷落也不远了。</p>

    所以,获知白文选如此保守,杨长知暴跳如雷。</p>

    孙可望闻言,沉吟片刻:“白文选自然有他的法子,咱们还是不要干涉为好。”</p>

    “大王,如果任由白文选如此,平夷卫陷落只是等闲,到时候云南就完了。”</p>

    杨长知拉长了声音,颇有几分声嘶力竭的味道。</p>

    与白文选相比,杨长知作为按察副使,迫于军威,不得不投降孙可望。</p>

    当年满清入关,朝廷式微,想着再不济也能割据一方,使得家族富贵连绵。</p>

    结果,豫王突然就登基了,然后快速的传檄而定南方,再北伐,直取南京。</p>

    杨长知悔得肠子都青了,只能咬着牙坚持。</p>

    与其他人相比,他已经没得选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p>

    “寡人知道。”气派十足的孙可望,挥了挥手,沉声道:“白文选不会背叛咱们的,我相信他。”</p>

    说到这孙可望忽然信心不足起来,他有些心虚,又有些犹豫。</p>

    见到其模样,杨长知不解道:“大王?”</p>

    “杨丞相,你说这云南,到底是人家的,咱们虽然占了那么久,但到底是气短了。”</p>

    孙可望叹道:“寡人举办一次科举,前来应试的人寥寥无几,由此可见,云南人心在明啊!”</p>

    “大王,天下有德者居之,在云南,就该属于您。”</p>

    杨长知一惊,这才打了几天,您就气短了?好歹得山穷水尽再说。</p>

    孙可望摸了摸胡须,叹道:“我算是看明白了,云南虽好,但到底不长久。”</p>

    说着,孙可望目光炯炯道:“寡人的王业,看来并不在滇,而在于云南之南。”</p>

    “东吁国(缅甸)在万历年间,屡次北侵,虽说云南巡抚陈用宾收复了失地,但却证明了,这东吁国,也不容小觑,也是个大国。”</p>

    “大王,此地非中国之土,蛮夷也。”</p>

    杨长知惊了,脸色骤变,背井离乡是很痛苦的。</p>

    “我是读书不多,但也知晓,在蒙元之前,云南就非中国之土,如今不也成了王化之地?”</p>

    孙可望摆手,企图说服他。</p>

    杨长知作为他手下的文臣之首,不把他说服,底下的文吏们可就不干了。</p>

    “大王,早在前秦时,云南就有楚大将建立的滇国,两汉置云南郡……”</p>

    “好了,我只知道,在汉后,唐宋这千年间,云南都非王土。”</p>

    孙可望可不上当,直截了当道:“东吁虽小,但却是咱们真正的地方,明人到时候还敢南下?”</p>

    杨长知犹豫了。</p>

    对于绍武皇帝那雷厉风行的手段,他是早有耳闻,那些勋贵、大臣们,还在广西种田呢,他这样投逆的文臣,更是后果难料。</p>

    与其这般,还不如直接南下。</p>

    “可,大王,东吁比云南还要荒芜,崇山峻岭,瘴气弥漫,怕是难以长存。”</p>

    云南虽然不咋地,但还是有平原的,还有一座滇池,也算个小粮仓。</p>

    但如果想那些宣抚司那般的地界,他宁愿自杀谢罪,也不想自家人去那受罪。</p>

    “我派人去孟养、木邦去问了,东吁分为上缅甸、下缅甸,其中上缅甸为高山,而下缅甸就是平原土地肥沃,东吁国势日趋衰败。”</p>

    “不然,木邦等土司,也不会降服于朝廷。”</p>

    谈到这,孙可望自信了许多。</p>

    实际上,从入主云南后,他就琢磨着怎么统治云南,以及日后怎么应付明军。</p>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玉anapp.c 换源app】</p>

    别看他在云南摧枯拉朽,但只是对付一些军户和蛮军罢了,如果真的对付明军,尤其是北伐成功之后明军,那就难上加难。</p>

    尤其是缺乏火器,对阵着实吃亏。</p>

    日夜思量着后路,终究发觉,东吁国(缅甸)着实不错。</p>

    木邦、孟养等土司能带路,打到下缅甸去种田,</p>

    白文选早就派人送信,言语明军实力雄厚,本可一鼓作气,但如今竟然只是造投石车,日夜投石,这种谨慎情况下,更是难对付。</p>

    平夷卫两万人,ding多能守一个月。</p>

    这就更坚定了他的决心。</p>

    “东吁国百万丁口,下缅甸更是与湖广相似,土地肥沃,河流极多,是个安家立业的好去处。”</p>

    “等咱们打下东吁,到时候再向明廷称臣也不迟。”</p>

    杨长知心动了。</p>

    能去平原,湖广那样的好地方,谁还想赖在云南呢?</p>

    “若是大王愿去,臣也愿往。”</p>

    “好!”孙可望大喜,道:“待打下东吁,你不仅还是丞相,而且还会成为土司,世袭富贵。”</p>

    这般,孙可望统一了思想,挑挑拣拣老卒万人,从曲靖府西返,假称转运物资。</p>

    回到昆明后,则大张旗鼓收拾细软,物资,更是弄了数十头大象来载重,假称要去收买土司,再弄十万大军归来。</p>

    对于将领,孙可望以土司之位为奖赏,平原土地为诱饵;对于文吏,则是渲染明军要屠杀逆臣三族为威胁,更是以家卷要挟,数百人被迫相从。</p>

    士兵,除了老卒外,更是带着一批单身汉,以及蛮兵伴随,无论是土地还是婆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p>

    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到他们抵达楚雄府时,兵马只有两万不到,加上家卷,总人数不超过三万。</p>

    而在平夷卫的白文选部,源源不断地获得粮草,又得知将有西部的援军抵达,作战意志还算坚定。</p>

    半个月后,即孙可望抵达大理府后不久,昆明易帜了。</p>

    一群士绅们,占据了昆明城,旋即席卷了云南府(省、府同名),接着就断了平夷卫的粮。</p>

    这般,白文选根本就没得选,只能带兵投降。</p>

    坚固的平夷卫,只坚持了二十三天。</p>

    “白将军不愧是久经沙场,守城工夫倒是不赖。”</p>

    朱勐窥见平夷卫的防御措施,不由得赞叹道。</p>

    “当年成都一战,就是因为不善守城所致,入滇后,某深以为耻,孙可望为据滇省,更是百般修缮。”</p>

    白文选跟在其后,叹道。</p>

您正在阅读《大明世祖》的章节:第二十四章这也算退路?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5173/21392158.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