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恐怖 > 大明世祖 > 正文 第二十五章西贼终于没了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二十五章西贼终于没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哈哈,在成都一战,我军甚感骑兵不足,故而大力筹建骑兵,今朝入滇,也有三千骑助阵。”</p>

    朱勐笑之,拍了拍白文选的肩膀,道:“不过尔等的守城之术,倒是也精进了不少。”</p>

    “哪里及得上王师?”白文选苦笑道:“云南虽有矮马,但到底不堪用,只堪为挽马,云南已无骑兵可用,”</p>

    一旁,李定国则扭过头,直问道:“孙可望去了哪里?”</p>

    白文选直言道:“之前滇王还在曲靖,后来去了昆明,就不见了踪影。”</p>

    “想来肯定是逃窜了,不然那些文人肯定不会占据昆明的。”</p>

    “逃?能逃去哪里?”朱勐摇头,为其不值道:“往北是四川,往东是广西,看来只能往西,或者南部了。”</p>

    “恐怕是去了大理府,想要顽抗到底吧!”李定国不确定道。</p>

    “平夷卫都守不住,大理只能等死。”</p>

    朱勐摇头,轻松道:“不管怎么说,孙可望到底是跑了,省得咱们大战一场。”</p>

    “不然,光是抚恤,就得一大笔钱。”</p>

    明军的抚恤一再更变,终于在绍武三年,随着京营的整顿,也日趋完善。</p>

    在战争中伤残的兵卒,一次性补偿五年的饷钱,或者十亩地,入县衙担任捕快,仓房等轻松活。</p>

    牺牲的,则补十年饷钱,免其家十年徭役,十年田税,荫一子入军。</p>

    军官阶级,则同样是五年俸禄,工作按照军衔进行安排。</p>

    如,右士、中士,左士,上士,安排入县。</p>

    不能握刀的,就任里正、捕头等职;能握刀的,则去各巡防营担任军法官,军官,或者教头。</p>

    右尉、中尉、左尉,大尉,则去府衙就职;校一级,则去省衙任职。</p>

    到了将级,则一般会入五军都督府养老。</p>

    李定国对于抚恤倒是不仔细,心中对孙可望还有几分关切。</p>

    可惜,时过境迁,如今身处两方,回不去了。</p>

    “刘文秀、艾能奇如何?”</p>

    忍了许久,李定国实在按耐不住心中的急切。</p>

    “刘将军受封辅王,艾将军受封翼王,位在建昌,保护幼帝……”</p>

    话说,张献忠兵败成都后,抑郁而终后,留下数个幼子,其中年仅六岁的长子张怀延。</p>

    其被女婿兼任左丞相汪兆麟,右丞相严锡命,以及刘文秀、艾能奇等西军将领拥立为帝,在建昌登基,依旧沿用“大顺”年号。</p>

    所以,此时为大顺七年。</p>

    “惜哉,未能去往建昌,俘虏那伪帝,那可是一件大功劳。”</p>

    朱勐叹息道。</p>

    作为国公,他食禄五千石(还有五千块银圆),还有上升的空间,</p>

    不过,此次平定云南,年俸不仅会增长,怕是也能再荫与一子,再挣个爵位出来。</p>

    对于徐家一门双公,他可是羡慕的紧,他弄不到双公,来个双爵也不错!</p>

    瞅见李定国脸色不定,知晓他是个重情义的,朱勐宽慰道:“四川巡抚刘麟长善抚民,府库充实,听说这几年来岁输朝廷百万两,想必是饿不着西军。”</p>

    “哦,如今的四川总兵是赵光远,他是军户出身,打仗中规中矩,平稳的拿下建昌不是问题。”</p>

    李定国看了看朱勐,彻底裂开了。</p>

    “放心!”朱勐见白文选、李定国二人,旋即笑得很开心:“陛下宽厚爱民,张献忠已经死去,对于一群残军败将,不会为难的。”</p>

    “即使是太祖当年,明氏子和陈家,也并未屠杀,依旧活得好好的,听说在朝鲜子嗣繁茂呢!”</p>

    这下,二人才松了口气。</p>

    白文选带头,再加上李定国的政治效应,一帮镇守各府的亲朋故友们,纷纷投降。</p>

    王复臣、贺九仪、袁韬、武大定、张先璧、张光萃、祁三升等大将,纷纷归附。</p>

    一路行军,兵进昆明时,云南一半的州府,都已经前来归附,收降的滇军,达到五万之巨。</p>

    剩余的府县,则是距离太远,还未收到消息。</p>

    兵不血刃复云南。</p>

    这气得想立战功的朱勐破口大骂:“早知如此,老子在贵州练一年兵干嘛?”</p>

    当然,他也是动下嘴瘾,如果没有那一年的种田,他根本就无法动员十万大军,谈何威逼云南?</p>

    而这时,南北夹击中的另一路,三万四川兵马,在四川总兵赵光远的带领下,历经重重险途,终于来到了建昌。</p>

    此时的建昌城,不再是往日的破旧卫所,而是一座县城。</p>

    城高三丈有余,合七里长,护城河宽五丈,在这贫瘠的西南,可以说是难得的雄城。</p>

    城外遍地是庄园,劳作的蛮奴辛劳不堪,眼神麻木,为了供养所谓的大西朝廷,强掳为奴的少民达到十万之巨,分布在数以百计的庄园中。</p>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玉anapp.c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p>

    刘文秀、艾能奇二人,并左丞相汪兆麟,右丞相严锡命,四人对对而坐,商讨着计策。</p>

    在建昌长时间的养尊处优,靠剥削着彝人维持庄园经济,让四人体型庞大了不少,也同样失去了进取心。</p>

    “要不投降了吧!”</p>

    汪兆麟抬头,露出双下巴,展开折扇,眼眸中满是期盼。</p>

    “不行。”刘文秀摇头:“就这般轻易的投降,怕是条件苛刻,义父去了,总得保下他的血脉。”</p>

    艾能奇挺起胸膛:“让我去磨磨明军的锐气,这才好谈条件。”</p>

    随后,艾能奇带领万人,杀出城中,与赵光远厮杀了小半个时辰,这才落败而归:</p>

    “明军不及成都时厉害,但咱们也不是以前了。”</p>

    “派人去谈谈吧!”严锡命严肃道:“城外都是咱们的园子,若是被毁坏了,那可不行。”</p>

    赵光远听到西贼的条件后,抿着嘴唇,道:“可以保全他们的性命,但对张怀延,某做不了主。”</p>

    “此事只能由陛下亲口决定。”</p>

    在纠结了一夜后,建昌城门大开,年仅十二的大西朝末帝,张怀延,脱掉上衣,露出白花花的上半身。</p>

    将自己和家人五花大绑,嘴里衔着玉璧,跟随的大臣们穿着丧服,士兵们抬着棺材。</p>

    其名曰“肉袒面缚、衔璧舆榇”出降。历史上皇帝和诸侯基本都是这样投降,秦帝子婴,三国时的蜀汉刘禅、吴国孙皓,西晋愍帝、五代南唐李煜,一直到元末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投降时都是这套仪式。</p>

    而靖康之变中宋徽宗、宋钦宗这对活宝父子,按照金国要求,脱掉衣服披上羊皮。</p>

    “倒是有仪式感的。”</p>

    赵光远叹道:“这西贼,终于是没了,四川也成了完璧。”</p>

您正在阅读《大明世祖》的章节:第二十五章西贼终于没了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5173/21392159.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