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 第113章 .天赋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113章 .天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

    新生们大都适应了高校生活。

    早上出操跑步,打饭,上课,自由活动,泡图书馆,上晚自习。为了节省体力,剧烈运动都不做要求,唯有早操得坚持。这是最起码的,不能一点锻炼都没有。

    田小苗也不例外。

    她把课程进度弄清楚之后,就跟系里打了申请。她想学习第二外语,可按照学期进度得到大二。这样哪行啊?无论如何也不能浪费时间。

    申请提交上去了,没见动静。

    田小苗找到系里询问,系主任正好在办公室。他打量了一下田小苗,个子很高,一脸稚气,这就是那位调剂过来的优秀生,英语考了满分,很有语言天赋。

    学生爱学习,当然是好事。

    系主任大笔一挥,说:“田小苗同学,只要不影响专业课,可以提前申报……”

    “谢谢吴主任!”

    田小苗鞠了一躬,就去找年级主任。

    年级主任瞅瞅田小苗,又瞅瞅申请书,板着脸说:“既然吴主任批了,就去填表,若是跟不上,就回去……”

    “好的。”

    田小苗故作镇定,可心里美滋滋的。

    前世的她是研究生毕业,英语很厉害的,不管是词汇量还是阅读理解,比一般同学要高得多。虽然隔了将近十年,可只要捡起来就能融会贯通。“大一”都是基础课程,对她来说太简单了,闭着眼睛都能通过。

    借着这个机会,田小苗一口气报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管申报的老师很惊讶,抬起眼镜问道:“同学,你一下子报这么多?”

    “老师,我想多学一点……”田小苗抿着嘴,甜甜一笑。

    “同学,你既然想学,那把小语种也报了?”

    “小语种?”

    “对,这个冷门,几乎没有同学肯报……”

    “好,那就报上!”

    田小苗选了阿拉伯语,作为选修课程。

    心说,不管啥语种,多学一点总没错。

    田小苗领了一大摞教材,就忙乎开了。

    她把课程表列了一下,上课时间重叠的就圈起来。这四门功课,几乎占用了全部业余时间,可这样才有挑战,才能激发斗志。

    报第二外语的事儿,自然瞒不住。

    田小苗上了两天课,班里的同学都听说了。

    韩文溪瞪大了眼睛,这个田小苗想干啥?还没学会走呢,就想跑啊?

    有同学开玩笑说:“这叫拔苗助长。”

    田小苗听见了,也不在意。做自己的事情就好,管人家说啥呢。现在最热门的是英语和俄语,可她就是想独辟蹊径。

    要说,田小苗很有语言天赋。

    第一次上德语课,因为去得晚,阶梯教室坐满了,只好坐在第一排。结果,陈教授看到一个生面孔,就把她叫起来。

    “这位同学,你念一下……”

    田小苗是第一天听课,换做其他人一定弄个大红脸。可田小苗不慌不忙,叽里咕噜地念了一通,虽然不是很准确,可也八.九不离十。

    陈教授瞅瞅田小苗,这个女生很用功,没讲到的地方都学会了?

    原来,田小苗想着耽误了一段时间,得补起来。就突击了一下,结果跑到了进度前面。

    其他同学也很惊讶,包括帮她送行李的江黎明。

    下了课,江黎明过来说话。

    “田小苗,你报德语了?”

    “嗯,我试着学学……”

    “田小苗,这是前一段时间的笔记,你看一下……”

    “好的,谢谢。”

    这一下,德语班的同学都知道有一位学妹,超前学习。

    等到上法语、上西班牙语课,跟德语班不大重叠,又惊讶了一批学长。上阿拉伯语,班里没几个同学,也就没人惊讶了。

    对田小苗来说,这是全新的,没有任何基础。

    她记忆力好,学习方法得当。

    沉浸在语言世界里,切换自如。

    因为忙着上课,田小苗在寝室里呆得很少。女生们的卧谈会也很少参加,人家说得正起劲儿,她已经睡着了。这是累的,天天超强的脑力劳动,头一挨着枕头就进入了梦乡。

    田小苗忙忙碌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直到周末,才被林恪静逮住。

    “田小苗,走,参加舞会去!”

    “你们去,我躺一会儿……”

    “不行,咱们寝室都得去,统一行动!”

    林恪静不由分说,拉着田小苗就走。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周末舞会是一大特色。田小苗早就听说了,她不是很感兴趣。可同寝室的,除了韩文溪,早就跃跃欲试。

    这是韩文溪宣传的,把高校舞会吹得神乎其神,就像有白马王子驾临一般。林恪静是宣传委员,还加入了音乐社团,自然很来劲儿。

    到了大礼堂,灯火闪烁。

    饭桌都摞起来了,靠墙摆着。舞池在中间,板凳围了一圈,算是茶座。青年学子们有站着的,有坐着的,穿裙子的女生一进来,就行注目礼。

    除了田小苗,同寝室的七位女生都换上了长裙。尤其是林恪静和韩文溪盘着辫子,亭亭玉立,就像白天鹅一般。

    田小苗跟在后面,找了个空位。

    到了七点,大灯一熄,彩灯亮了起来。有女生站在乐台上,手持麦克风大声宣布:“周末舞会,现在开始!同学们,请尽情地跳起来!”

    一阵音乐响起,有几对舞伴下场了。

    这时候受苏联影响很大,舞曲都带着浓郁的俄罗斯风味儿。即便老大哥背信弃义,可还没完全撕破脸,毕竟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建国后给予我国很大帮助。

    舞池里很热闹,都是高年级同学。

    新生刚跨入校门,会跳舞的极少。

    班里的男生相互瞅瞅,坐着冷板凳。韩文溪跟着父亲参加过舞会,会两下子。就一伸手,邀请寝室的女生跳舞。

    大家嘻嘻哈哈的,胡乱踩着脚,群魔乱舞了一番。

    一曲结束,脸红扑扑的,高兴得不得了。

    到了下一曲,就有学长来邀请跳舞。

    韩文溪丢下女伴,随着一位高个子学长下了舞池。林恪静、邱阿娣等人也接受邀请,挽着胳膊翩翩起舞。

    田小苗缩到了后面,打算过一会儿就溜走。

    这时,江黎明走了过来。

    他优雅地一伸手,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田小苗摆摆手,说:“对不起,我不会。”

    “没关系,我带着你……”江黎明微微一笑。

    田小苗还是摇了摇头。

    其实,她会跳舞,不过太消耗体力,饿得快,就免了。

    江黎明想说点什么,可音乐太响,一点儿也听不清。

    班里的男生朝这边看过来。

    田小苗怕引起误会,就示意人家快走。

    江黎明只好点点头,去了乐台那边。

    一曲结束,女生们又受到了邀请。

    田小苗准备开溜。

    就在这时,一段熟悉的旋律响了起来。她朝乐池那边望去,只见江黎明和林恪静站在乐台上,拉着手风琴,大开大合,热情洋溢,而演奏的正是那首著名的《喀秋莎》。

    田小苗一下定住了。

    场子里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全场一边舞,一边唱,一边拍手,一边跺脚。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注1)

    田小苗听着,热烈盈眶。

    这首歌无论什么时候听到,都是那么激动人心。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她不由得想起了梅子。梅子练琴很多年,上高中了才搁下。若是在这种场合,一定很欢快?

    高校里社团很多,文艺活动不断。

    诗歌会、文学社、演讲团、音乐会、舞蹈班,可谓百花齐放。江黎明和林恪静都是音乐社团的,一起排练过,才配合得这么默契?

    这就是大学生活,充满了青春活力。

    即便是在困难时期,依然如此。

    田小苗觉得自己太过沉稳,甚至有点老气横秋。这是后世带给她的,见得太多,什么都波澜不惊。

    跟大学比起来,高中生活单调得多。

    冬子和梅子收到小苗的来信,羡慕得不得了

    “看看小苗,别着校徽,多神气啊!”

    “我也要考大学,像小苗那样……”

    梅子下了决心,眼睛亮亮的。

    冬子也很激动,心“扑通扑通”直跳。可他克制着,不敢让梅子发现。等梅子一走,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画板,比着小苗的照片画起来。

    三下两下,画了一幅素描肖像

    他想,等小苗过生日,把这幅画儿送给小苗。

    自从来到金陵城,沪上变得遥远起来。

    每次放假都想回去,可赶上困难时期,只好往后推延。秋季开学后,他念高二了,课程紧张了不少。分科时,他选了理科,想上军校。

    这是他的理想,小苗说一定会实现的。

    冬子也很有信心。

    他锻炼身体、打拳、运动,准备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实现那个目标。

    梅子念高一,也忙了不少。

    练琴时断时续,可基本功在那里很扎实。苏阿姨跟她说:“文艺也是一条路子,看看部队上正招文艺女兵呢!”

    梅子不想搞文艺,想当科学家。

    可小苗在信里说:“梅子,有机会了一定要上军事院校,不管是搞文艺还是搞技术,更有保障一些……”

    小苗为何这么说?梅子不懂。

    可她觉得小苗说的有道理,就跟父亲提了一句。

    柳进原一听,追问道:“梅子,是小苗跟你说的?”

    “嗯。”梅子点点头。

    梅子提到的,柳进原自然放在心上。

    他有一种猜测,小苗像有某种天赋,在大事方面预测得很准。虽然,这种猜测有点儿离谱,可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十年前第一次见到小苗,就觉得很特别。大旺和梅英说起小苗,也是支支吾吾的,像在掩饰着什么?

    他不好探究,却多次得到验证。

    想着小苗跟梅子的情意,就说:“梅子,把琴练起来,不要怕吃苦……”

    梅子担心粮食,嘟噜着:“爹,练琴饿得快……”

    “梅子,粮食够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柳进原紧了紧皮带。

    定量减了,部队也不例外。当然,一线战士要保障,基本训练要完成。机关、学院都减了,跟全国人民一起共度难关。

您正在阅读《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的章节:第113章 .天赋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qqtxt.cc/html/66835/20081116.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qqtxt.cc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qqtxt.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